第224章 弦月之日,宜嫁娶;樊梨花率部(1 / 2)

加入书签

第224章  弦月之日,宜嫁娶;樊梨花率部归大唐!【求订阅】

        听到此话,这赵若虚立马磕头如捣蒜,哪敢拒绝,只得赶紧应下:

        “徒儿,记下了。”

        “若无他事,就尽早下山。”

        见状,东槿上人似乎没在生气,神色如常道。

        但这逐客之意,赵若虚听得清楚。

        闻言,他只好对东槿上人鞠身一拜,便退出了下去。

        ……

        “到底是本仙小觑了那东海三公主……”

        出了清矶山,赵若虚在回去青龙关的路上,细想了先前拜见师尊情形。

        末了,他神色怏怏,长叹了口气。

        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这东海三公主将来有真君之资!

        东海断不可能让她有事!

        ……

        ……

        眨眼间。

        一日即过。

        当那朝旦云起,普照山河时,这寒江宽阔的江面之上,可见一艘艘巨大的战船,乘风破浪,直奔寒江关而来。

        同一时间。

        城墙之上,今日樊梨花、樊洪、樊龙、樊虎等人早已穿好甲胄,站在高耸的城墙之上,举目远眺,迎望大唐入关。

        只见,那碧空之下,江上帆影幢幢,旌旗云盖,橹搅涛雪,气势威赫,壮阔骧举。

        望到这磅礴沉浑一幕,樊洪不觉心神微怔。

        若此前他没有选择开关献降,仅凭寒江水师焉何阻挡这大唐百万雄军?

        一旦开战,他这寒江水师势必会折损过半,元气大伤。

        到那时城中百姓,定然是十室九空。

        一念及此,樊洪突然觉得选择归顺大唐,实在是明智之举!

        众人约莫望了一个时辰,樊梨花美目一凝,沉声喝:

        “开城门!”

        话音落下。

        不远处,几位壮硕的士兵就合力放下的吊桥,将其搭在战壕之上。

        轰!

        一声巨响传开,乃是城门被打开了。

        “父兄,该出去迎接薛元帅了。”

        见到这一幕,樊梨花转身对樊洪、樊龙、樊虎三人言道。

        “梨花,如今你是寒江关的统帅,为父等人听你号令就是。”

        樊洪深望了眼远处,正缓缓靠岸的站船,回过神来,道。

        “是,父亲。”

        樊梨花应了一声。

        言罢,她当即率领寒江关一应守将出城前去迎接大唐百万大军。

        樊龙、樊虎二人见状,也跟了上去。

        至于樊洪,在城墙上站了许久才下来。

        ……

        说薛仁贵、徐茂公、程老千岁、罗通、秦怀玉等人下船之后,略作休整,就让薛丁山请出韩湘子与敖皎来,众人一道领着大军入城。

        还未到城门,那薛丁山忽得眼神一眯,就望见远处樊梨花正率领一部人马,来此迎接。

        尤其是她那一身战甲,薛丁山还是第一次见樊梨花穿,一时之间居然被迷住了。

        “薛师弟,怎么见到梨花真人就走不动了?”

        身旁窦一虎打马而来,笑了句。

        “窦师兄说笑了。”

        薛丁山轻笑了声,就驱马上前,将其甩在身后。

        彼时,薛仁贵、徐茂公、程老千岁等人也发现樊梨花出城来迎,不由得加快了脚力。

        一炷香过去,两方人马终是碰了面。

        樊洪见着薛仁贵等人之后,又是脸色微变。

        这唐军放眼望去,一个个是气势凌人,威武不凡。

        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一辈,更是英姿勃发,比他门下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看上去厉害多了。

        为此,樊洪不禁背地里咂了咂舌。

        另一边。

        樊梨花已经是翻身下马,来到薛仁贵跟前,先是行了一礼,接着沉声道:

        “薛元帅,今末将率领寒江关一应将领,开关献降,自此归顺大唐,共赴西征大业,讨杀苏贼!”

        “樊将军,快勿行礼!”

        薛仁贵等人见状,俱是赶紧下马,道。

        “在下樊洪,携二子拜见薛元帅!”

        这厢,樊洪也领着樊龙、樊虎二人,对薛仁贵等人,郑重恭身一拜。

        “樊老将军,客气了。”

        “你此番献关有功,免了一场祸乱,回头本帅定奏禀陛下。”

        薛仁贵忙把樊洪扶起道。

        此刻,薛丁山带着秦汉、罗章、尉迟青山等人,走了过来,主动与樊龙樊虎二人结交。

        樊洪本以为薛仁贵、程老千岁、徐茂公等人难以接触,谁曾想几句话聊下来,已是相谈甚欢。

        对此,他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没了。

        于是乎,众人最后便一道朝寒江关折返回去。

        当日,这立在寒江关城墙上的旗帜,已换成了“薛”姓。

        ……

        说此前,那樊梨花未肯对东海三公主出手,导致苏宝同等人猜忌于她。

        为了弄清原由,苏宝同次日一早便派人前去寒江关,找樊梨花问个清楚。

        是日,这队人马刚赶来寒江关,还未到城门,就见寒江渡口处不知何时,停放了一艘又一艘战船。

        待望到那战船之上写有“大唐征西大元帅薛”的纛旗时,为首的那位将领,忽得脸色一变,紧接着目瞪口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南蛮大军已渡过了寒江?”

        此人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思议。

        可如此数量的战船,绝非寒江水师所拥有。

        思虑间,此人心神一惊,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本就是苏宝同的亲信,来此寒江关时,从苏宝同嘴里也大致弄明白了原由。

        如今,再望到这些,他不觉悚然而栗!

        怕是那樊梨花真的投靠大唐了!

        一念及此,他不敢怠慢,急忙调转马头,率人赶回青龙关,要与苏宝同禀告此事。

        ……

        ……

        说薛仁贵在入关之后,把一切杂事交给了他麾下八位御总兵前去管辖。

        而他自己,则叫上程老千岁、徐茂公以及自己夫人柳银环等人,去往了樊府下聘。

        当然,更是请来了韩湘子与敖皎二人来当个见证!

        此番,虽说时间仓促了些,但薛家还是竭尽所能拿出了不少好物件来,着实给了樊洪、樊老夫人一个不小的惊喜。

        由此可以看出,薛家对这个儿媳是如何看重!

        樊家收下聘礼之后,众人便商量了婚事。

        在薛仁贵看来,眼下还在征战。

        婚礼可一切从简,但礼数不能少。

        待日后班师回朝,再为二人补办一场。

        对此,樊洪与樊老夫人自是没有什么意见。

        两家长辈又询问了薛丁山与樊梨花的看法,二人俱是一笑,明显是答应了。

        最后,这成婚之期嘛?

        薛丁山与樊梨花一致请韩湘子来卜算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