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韩愈遭贬,可记当日大寿,侄儿(2 / 2)

加入书签

        若是几载之前,陛下刚登基不久,韩愈来劝说,说不定圣上能听进去了。

        但如今,他已坐稳朝堂,这个时候再与其进谏?

        圣上怎会听的下去?

        <div  class="contentadv">        况且,金口一开,又怎能收回?

        如今明日朝堂之上,怕又是一场狂风暴雨。

        一时之间,诸多韩氏族人只觉风雨欲来。

        ……

        另一边。

        韩愈来长安一事,不消一日,已传遍了长安。

        当年,其侄孙韩湘子,也就是洞箫广济天师,那是何等风采!

        身受先皇恩宠,不仅礼遇有加,更奉他为国师,盖庙宇,修神像。

        而韩愈也因他,成为圣上身边大红臣!

        朝廷之上,几乎没有臣子比得上!

        可近些年来,随着新皇登基,韩侍郎的告老还乡以及洞箫广济天师的销声匿迹,朝廷对韩氏一族的恩宠才慢慢退去了。

        眼下,圣上不日要迎佛骨,值此时机,韩侍郎回了长安。

        加上之前韩愈在昌黎所抨击佛法的种种言论,不得不让一些有心之人猜出他此次入长安的目的。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韩愈可就冒了天下之大不讳!

        究竟是与不是,或许明日早朝就知。

        ……

        眨眼间,一夜过去。

        当皇城之中,金钟撞响,朝阳初照时。

        一应文武百官,已是走过白玉长街,缓缓来到了金銮殿上。

        只不过,人群之中,那韩愈一身素衣,显得极为扎眼。

        见到他上了朝,他的一些门生以及故交亲朋也赶紧过来问好。

        很快,殿前有大监执鞭九响。

        这新任唐皇,已是身穿龙袍,在一应宫人的簇拥之下,走到了龙椅之上。

        一坐上龙椅,唐皇俯视群臣时,就第一时间发现了韩愈。

        韩愈昨日来长安一事,唐皇昨夜在皇宫也听闻了。

        但是,没有料到,今日他还真的上朝来了。

        待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一毕,这唐皇就对韩愈开口问道:

        “韩老卿家难得来了一次长安,朕本以为是来省亲的,没想到今日也跟着上朝来了。”

        “却不知,韩老卿家所谓何来?”

        这韩愈到底是先皇时的重臣,又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更何况,其侄孙洞箫广济天师还救过大唐!

        即便明知韩愈入朝的来意,唐皇也不能神色不悦,刻意为难。

        只能和颜悦色问道。

        刷刷刷!

        唐皇话音落下,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的目光就望了过来。

        其实,圣上问出此话,已经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就看韩愈是如何选择了?

        这一刻,韩俜有些紧张。

        他不敢望韩愈。

        众目睽睽之下,韩愈神色平淡,他什么也没有开口,只是缓缓从怀里,拿出一封奏折来,走到殿前,道:

        “陛下,草民有表来奏!”

        一句草民,让在场文武百官面容一怔。

        的确,韩愈已告老还乡了,没在朝廷任职。

        “呈上来。”

        见此情形,唐皇面色有些阴晴不定,对跟前侍卫吩咐了声。

        不多时,那侍卫就走了过去,把那《谏佛骨表》接过,呈给圣上。

        打开这奏表,唐皇慢慢看了一眼。

        可越看到最后,他脸色越差,身上威势也越大,一股雷霆君主之威,似在大殿之中蔓延。

        一时之间,场上气氛肃穆,压得众大臣简直不敢直视圣上。

        良久,唐皇把那奏表放了下来,直视韩愈道:

        “韩老爱卿,朕决心已定,要亲迎佛骨,此事不必再提了。”

        “念在你是我朝功臣,又是一代文宗,这表上不敬之罪,朕就不追究了。”

        “若无他事,韩老爱卿还是先下朝把。”

        唐皇终究是压住了怒火,并没有怪罪韩愈。

        听到这里,韩俜松了一口气。

        “陛下笃信佛法,草民不敢多说什么,但若要迎佛骨入长安,却是有违体制。”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谁知,这韩愈居然充耳不闻圣上此话,依旧据理力争,果敢谏言。

        “韩老爱卿,您年事已高,就不必掺和此事了,孰轻孰重,朕自有决断。”

        “来人,把韩老爱卿请下朝去。”

        彼时,唐皇脸色已有些难看起来。

        这韩愈如此相逼,简直让他下不了台!

        思虑间,唐皇直接让人把韩愈请下朝去。

        “草民不走!”

        “除非圣上答应草民之谏,拒迎佛骨入长安。”

        韩愈摇了摇头,他面容坚毅,也不退让。

        望到君臣相僵持下来,众文武百官也是有些不知所措。

        有大臣劝说韩愈先下朝去,什么事情,可罢了早朝再议。

        当然,也有大臣借着韩愈这股东风,直接劝谏唐皇拒迎佛骨。

        不到一炷香时间,这金銮殿已是吵得不可开交。

        望到这一幕,唐皇有些头疼。

        无奈叹了口气,对韩愈言道:

        “韩老爱卿,朕迎佛骨一事,也是为社稷着想,况且朕这金口已开,又如何收不回去。”

        “那佛骨已在路上了,若是此刻拒迎,则怠慢了我佛。”

        “陛下,若果真为社稷着想,就应明白,这佛骨迎不得!”

        韩愈铿然回道。

        他一开口,不少臣子就纷纷附和道:

        “陛下,韩侍郎说的对,这佛骨迎不得!”

        “陛下,天子出城,迎佛骨一事,亘古未有,你乃九五之尊,岂可如此?”

        “陛下,快收回成命!”

        “……”

        望到大臣们因韩愈一言,俱乱哄哄启奏,唐皇本就有些不耐烦,加之心有怨气,此刻这怒火再也压不住了,他一拍龙椅,勃然大怒道:

        “这佛骨为何迎不得?”

        “那洞箫广济天师庙宇落成之时,先皇还亲自观礼过,昔日也出门去迎了,为何朕要迎个佛骨,你等却在此推三阻四!”

        “韩愈,你当真以为朕不敢处置你吗!”

        听到此话,韩愈不卑不亢道:

        “若处置草民,能让陛下回心转意,草民也心甘情愿!”

        闻言,唐皇冷笑道:

        “好!既然韩老爱卿如此说了,那朕就命你这位大儒,前去潮州上任,教化那些刁民陋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