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此去潮州路八千 雪拥蓝关马不前(2 / 2)

加入书签

        “有劳师伯来告知贫道,我这就前去人间。”

        说完,当即与铁拐李别过,拉着敖皎,脚底绽放一抹玄光,其身影已离开了此处。

        <div  class="contentadv">        铁拐李略一感知,发现这韩湘子居然几息时间,已离开了离恨天!

        “不愧是天尊八身,仅初窥门径,就有这般变化……”

        望着这一幕,铁拐李喃喃开口。

        目送韩湘子与敖皎离开,铁拐李就返回了八景宫中。

        ……

        ……

        却说。

        这韩愈一行人出了长安之后,必须过秦岭,才能去得了那潮州。

        可是,近日来天公不作美。

        韩愈刚出长安不久,天气就冷了下来。

        到了蓝田县时,还下起了鹅毛大雪。

        不到半日光景,整个蓝田县已是银装素裹,白雪漫山。

        这天寒地冻的,马儿根本走不了。

        连跟在韩愈身边的几位侍卫,也冷地打哆嗦,不停搓手,来暖和身子。

        而轿内的韩愈,同样有些不好过。

        他早已冻得双腿僵硬,嘴皮也快干裂了。

        “老爷,这大雪来的厉害,眼下天色已晚,咱们还是在此休整一夜,再赶路吧。”

        那良安小厮吐着白气,冷地牙齿打颤着说道。

        “那就快些找户人家落脚。”

        韩愈想也没想,就回道。

        “老爷,这方圆几里之地,并无人烟,这雪越下越大,可不容易借宿,倒不如去前面那片山坳处落脚,生起火暖和暖和。”

        良安望了眼四周,见日暮时分,并无炊烟升起,更别提什么火光来。

        且这雪势越来越大,鹅毛大雪簌簌而落,几乎眨眼间就已没过脚踝处。

        再赶路的话,可就难了。

        故而,他当机立断,与韩愈商量道。

        “如此也好。”

        韩愈掀开窗帘,见寒风冷冽,霜雪如盐,也微微点头。

        一炷香后,这一行人就有些艰难走到了前方一山坳处停了下来。

        几位侍卫则是附近搜寻木柴。

        但天寒地冻的,这雪又大,寻来的木柴自然是又湿又沉。

        良安等几位小厮,硬是废了大半天,依旧点不着火。

        不多时,身子火折子也被雨雪打湿,彻底熄了。

        “唉……”

        韩愈坐着轿子里,望到这一幕,只能无奈一叹。

        瞧着外面冻得面色发紫的众人,他吩咐道:

        “你们快些来车里挤一挤,也能暖和些。”

        说完。

        车位几人,立马一窝蜂上了轿子,不多时几尺之地的地方,就挤满了六七人。

        可即便如此,依旧冷得不行。

        大雪落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马车给盖住。

        这一刻,哪怕大家抱成一团,依旧觉得寒冷。

        与此同时。

        外面的天空,也是暗沉沉的,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

        一个时辰过去了,众人已是手脚冰麻,连眉毛上也结了一层淡霜。

        其中,有侍卫只觉快熬不下去了,他有气无力道:

        “老爷,这下遭了,点不着火取暖,今夜怕是咱们要冻死在这里。”

        话音刚落,良安就驳道:

        “瞎说!”

        “老爷,吉人自有天相,怎会冻死在这里?”

        只不过,他说话的声音同样有些虚弱。

        “安小子,我怎么就瞎说了,这样的大雪天气,在外挨冻一夜,谁能受得了?”

        那侍卫争吵道。

        “你……”

        闻言,良安刚想开口,但迎着那人冻得发紫的脸庞,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下去。

        他说的不错,天气如此严寒,大家又挨饿受冻一夜,怎能抗得住?

        忽地,良安似想到了什么,忙对韩愈求道:

        “老爷,咱们韩氏那位大公子不是先皇亲封的国师吗?”

        “据说念其宝诰,很是灵验,您不如念试试,保不齐他能现身救大家!”

        话落,韩愈没有回答,只是望着外面白茫茫一片的天地,轻声问了句:

        “良安,这是哪里?”

        “老爷,这是秦岭之下的蓝田县。”

        听到此话,良安等人面面相觑了一眼,旋即答道。

        “秦岭,蓝田?”

        听到此话,韩愈嘴巴微张,轻声重复了句。

        蓦地,他似想到了什么,瞳孔一缩,脸上也露出一抹诧愕与恍然来:

        “明白了,老夫终于明白了……”

        韩愈边说,边摇头,神色时而悔恨时而自嘲,看的良安等人无不心神一惊。

        “老…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到底明白了什么?”

        良安一头雾水,小心翼翼问道。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正是眼前此景吗?”

        韩愈望着众人,讲道。

        “老爷,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有心情吟诗?”

        听到这句诗词,良安一愣,以为是韩愈即兴发挥写地一首。

        毕竟,他才三十岁不到。

        而韩愈今年已是耄耋了,距离花甲之岁,足以过去了二十多年。

        当年,韩湘子在其寿宴之上,造酒开花,所作的这句诗,良安自然没有听过。

        “不,这诗乃是湘子所写。”

        “他是在老夫当年六十岁花甲寿宴之上所作,当时老夫还不解其故,如今来看,却正是合乎当下之景。”

        韩愈摇了摇头,语气谓然道。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悚然,俱是双眼一瞪,难以置信道:

        “什么?!”

        “老爷,你是说这句诗是洞箫广济天师写的?”

        “这…这怎么可能?”

        “难道他二十多年前,就预料到老爷有朝一日会因忤逆龙颜,被贬去潮州?”

        “……”

        若真是如此,众人简直不敢想象,那韩湘子究竟有多大能耐?

        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已明白了韩愈此番劫难,又写下箴言来。

        见众人皆被韩湘子昔日一举而惊到了,韩愈更是唏嘘一叹:

        “只可惜,老夫终究没有悟透,祸临己身,方知世间玄术之妙……”

        说到最后,韩愈语气已是虚弱极了,仿佛若风中残烛般,随时可能逝去。

        “老爷,您怎么了,快醒一醒!”

        良安等人回过神来,却见韩愈双眼微闭,呼吸孱弱起来,当即面容一骇,赶紧叫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