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真龙几时兴风雨;韩湘子二度何(2 / 2)

加入书签

        “绾儿,你去安抚这些民女,回头将其各自送回家中。”

        敖霖对元绾吩咐道。

        这并非是敖霖大发善心。

        而是来此九泾山,见缠山大王靠着神道香火之力来增持一些法力,不由得心有所感。

        <div  class="contentadv">        想他如今好歹也是半步真君,该在人间有自己的几处香火之地。

        如今,帮了这些民女,正是点睛之举。

        在元绾安抚那些姹女时,敖霖独自来到洞外,放出了那缠山大王的妖灵,对他问道:

        “缠山大王,本太子可放你一马,只要你说出其他妖王下落。”

        缠山大王独占了整个九泾山,在此盘踞时日不短,不可能不知道其他妖王的存在。

        “殿下真的愿放过小妖?”

        缠山大王有些将信将疑,试探道。

        “你还有别的选择吗?”敖霖笑着反问。

        听到此话,缠山大王无奈一叹。

        今番只怪自己倒霉,被东海太子找上门来。

        那东海太子询问自己其他妖王踪迹,多半也想上门杀了。

        一念及此,缠山大王心头一狠,道:

        “对不起了,各位妖王兄弟,当时一起喝酒享乐时,可曾说了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别怪我了……”

        当下,缠山大王一口气说了五六位妖王。

        闻言,敖霖眼前一亮,想不到这缠山大王结交朋友倒不少。

        听完缠山大王所说,敖霖有了主意。

        不多时,他手掌一挥,又把缠山大王给收回袖里。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

        他和龙魔早已商议,要用这些妖王来壮大势力。

        ……

        ……

        一炷香时间过去了。

        元绾总算安抚好了这些民女,又问了问各自家在何处。

        等一切问清楚了,就领着这些人出来,与敖霖一道将她们送回了家中。

        当然,对于民女口中这什么缠山大仙,敖霖自是道出了此妖的来历,乃妖蟒所变。

        得知此事,那些民女们吓地花容失色。

        一开始,大家本就心底怀疑。

        既是神仙,为何要吃人?

        而且她们还去了九泾山,压根不是什么神仙洞府,分明是一魔窟。

        眼下,听敖霖所言,这些民女们顿时明白过来了。

        同样的。

        大家望敖霖脚踩祥云,虽头角峥嵘,但看上去却是气宇轩昂,与那缠山大仙相比,完全有天壤之别。

        故而,这些民女们又好奇敖霖的身份来。

        殊不知,此话正和敖霖心意。

        他没有瞒着,径直说了,自己乃是东海龙王之子,敖霖太子!

        众姹女们默默记下。

        ……

        ……

        言敖霖把她们送回家中时,那些民女的父母起初是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些害怕。

        等敖霖道出了原由,才明白这什么邪祭淫祠从头到脚只是一场骗局时,大家才放下心来。

        祭祀的民女回来了,这自然在村社之中引起了轰动。

        不少百姓纷纷围了上来,庙祝更言这些姹女定然是服侍不周,惹得缠山大仙不满。

        甚至还要拽着这些民女去淫祠之中赎罪。

        对此,元绾看不下去了,一剑杀死了庙祝。

        又毁了那些淫祠。

        在她劝说之下,那些民女们才鼓足勇气道出了,自己在九泾山所见一幕。

        这下,百姓们算彻底知道了真相。

        才得知这么些年,为妖怪所骗!

        一想到之前牺牲的那些姹女们,不少里正乡老只觉没脸见人,至于那些父母闻了,更是悲恸不已,肝肠寸断。

        等众乡亲们缓过身来,便对敖霖与元绾二人道谢不已。

        其中,有位民女,颇为聪颖,有些头脑。

        直接告诉大家,那敖霖乃是龙王之子,可腾云驾雾,兴风布雨。

        这下可把百姓们惊住了。

        对于龙,大家有天生的敬畏与崇拜之心。

        再得知敖霖真正身份之后,这些百姓立马跪拜下来。

        望到这一幕,敖霖心中一笑。

        忽地,他摇身一变,径直化作一头青龙,冲天而起,于虚空之上,飞游盘旋,现出种种祥瑞来。

        看到了敖霖真身,百姓们全惊呆了,一个个磕头不止,祈求真龙庇佑。

        敖霖在此处上空,待了一阵,就叫上元绾离开了。

        他之所以现出真身,就是让这些百姓们彻底相信他!

        如此一来的话,势必会为他建庙立祠。

        到时便有源源不断的香火供奉于他。

        敖霖料想不差。

        在敖霖离开不到七日光景,当地百姓就建立了一座崭新的庙宇,来供奉他这位东海太子。

        ……

        ……

        余下几日,敖霖按照缠山大王给的线索,四处降妖除魔,几日下来,有七八位妖王死在他手里。

        同一时间,宁州、沛州、通州等地,有关龙神除魔,救济百姓之说,也广为流传。

        渐渐地,供奉敖霖的香火多了不少。

        这也令其修为有了几分精进!

        他算了下,这些时日,他一口气捉来了八位妖王的妖灵。

        对于这些妖灵,敖霖并未打杀,直接一股脑全交给了龙魔,任其施展秘法,来培养自个儿的势力。

        ……

        ……

        另一厢。

        那日,韩湘子、铁拐李等五人在鹤岭好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也在人间寻找余下三枚四宝神珠。

        按照铁拐李所言,四宝神珠既与余下四位上洞八仙颇有因果。

        那围绕在何秀姑身边,定然还有一枚神珠。

        毕竟,加上何秀姑,上洞八仙的确切人选,已有了大半。

        只剩下最后两位了。

        别人不知道最后两位是谁,韩湘子可知道。

        要想再度化其余八仙,那至少也得两百年后了。

        故而,剩余的两枚四宝神珠,韩湘子一点也不心急。

        送走了铁拐李、汉钟离以及张果老三人,韩湘子整日就在鹤岭之中修行,参悟那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

        闲暇时间,会炼制一些丹药或法宝。

        再怎么说,他也是太上一脉的弟子。

        若连这些也不钻研的话,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其那处在天齐仁圣仙土的那具真身,据韩湘子所知,心入劫也有十多万次劫数。

        心入劫可不比身入劫,劫数修持,越到最后越是艰难。

        ……

        ……

        山中林貌,春来又绿,冬来也白。

        不知不觉,已是三载即过。

        这一日,韩湘子于闭关之中,忽心血来潮,脸上满是笑意:

        “我那徒儿养元藏气至今,业已圆满,是传其道法神通了……”

        原来当年,韩湘子所赠何秀姑那两卷道经,到了今时,她已然功满。

        而韩湘子也该履行当年约定,授其妙法。

        思虑间,韩湘子心神一动,身影就消失在鹤岭。

        ……

        ……

        人间,增州。

        三载多过去了,何秀姑早已及笄,她年芳十六,今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有沉鱼落雁之貌。

        其芳名远播,可谓是名动增州。

        至于何泰家的豆腐坊,比原先韩湘子初来时,壮大多了。

        现在出门在外,许多百姓称何泰为“何老爷”。

        这些年,何泰挣下了几千两的身价。

        不仅换了住宅,家里面还请了几位佣人。

        但他每日,依旧还要做豆腐。

        说何秀姑按照清娥元君所授的仙法,服侍云母,三载过去,他早已身轻如燕,可踏江而行。

        韩湘子所教她的两卷经文,她依旧早晚诵读,现在已滚瓜烂熟。

        ……

        ……

        是日。

        何秀姑与左右邻里,年纪相仿的女子,正在桂河之中浣衣。

        彼时,盛夏时节,河里莲花盛开,一一风荷举,湖风吹来,霎时皱起满江春波,景色好看极了。

        “念锦,听说你那远方的表哥,头前中了秀才,他几时过门娶你?”

        河畔处。

        一穿素青衣裳的少女,一边搓衣一边与身边的女子说笑。

        那女子,年纪约莫十七,长相秀丽,看上去很是乖巧。

        听到此话,她立马脸上羞红起来,嗔怪了句:

        “薇姐,净会说笑,恒哥还没弱冠,怎可娶妻?”

        素青女子闻言,不笑了,赶紧对念锦提醒道:

        “我几时说笑了,莫怪我没点你,人家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说不定是文曲星下凡,将来能当官儿,到时与他说妻的门户可多了。”

        “就算你有情意,那恒哥的父母也不肯。”

        话落。

        念锦脸色一怔,似被说中了,一下子不言语起来。

        只顾低头打衣。

        心里却在盘算,回头到家了催一催爹娘。

        薇姐见状,便换了话题,与大家聊道:

        “说起来,咱们这几位姊妹之中,唯独秀姑妹妹不愁嫁人,她才学又高,可惜不是男子,老学究为此天天念叨,整日里长吁短叹。”

        “这可不,他一生夙愿就是教出个进士学生来,可那些全是文曲星下凡,咱们增州三年五载不见得,有学子高中!”

        有女子轻笑了句,附和道。

        不多时,她又对何秀姑好奇问道:

        “话说,秀姑妹妹可有什么意中人?”

        “听我爹娘说,前几日看到你县老爷的官轿去了你家,八成为他家公子提亲去了?”

        说到此处,不少姊妹俱望了过来,盯着何秀姑瞧。

        想听听她怎么说?

        “我不嫁人的。”

        何秀姑清着一件长裙,玉手使劲揉了一揉,沥出水来,言道。

        “不嫁人?”

        “这怎么可能?”

        “秀姑妹妹,怕是与我们说笑了?”

        “……”

        几人脸色一滞,愣了半响,才开口。

        就在众人言语时。

        岸边上突然有人焦急大喊道:

        “不好了!”

        “快来人啊!”

        “老齐家的小孙儿掉河里了!”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