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影子跌倒,南海吃饱(1 / 2)

加入书签

第222章  影子跌倒,南海吃饱

        “很高兴来到羊城,我是黄白游,在电影里饰演江誉镠。”

        黄白游一开口,巨幕厅的喊声,感觉要把房顶掀开了,甚是夸张。

        主持人控制气氛有几分钟,才能继续介绍。

        “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我,我是于墨。”

        “各位好,我是张督,这剧情里演文章有价的唐涤生。”

        “我是威叔,饰演薛五爷,同时我也是一名粤剧演员。”

        ……

        主创团队上台亮相,因为粤省对粤剧的接受度更高,所以羊城的路演是主创到的最齐的一次,连现场主持人都是粤省卫视的主持。

        而按照道理来说,是导演最先开口介绍,但于墨死活要让电影功劳最大的黄白游先介绍。

        不少记者和媒体注意到了这先后顺序,纷纷称奇,想起了魏洺口中的“能邀请黄白游来主演《隐形守护者》是我的幸运”,貌似于墨也这般看。

        路演不比,首映礼或是发布会,来宾提几个问题,有时间签个名,没时间就可以直接闪人。

        “我有问题,我有个问题想要问十三哥!”郎到失联发扬了自己脸皮厚的精神,让主持人注意到他。

        邻座的韦老和贺老爷子都伸长脖子,想看得更清楚些。

        “柯南柏林先生说过为了拍戏学过京剧,那么十三哥你粤曲功底是不是和剧组的威叔学的?”郎到失联站起身提问。

        “不不不。”威叔率先开口,“这个问题请让我先说。”

        “我本来也有教授心思,教一教,这样可以让电影更真实。”威叔说道,“可是黄老师进剧组就会粤曲,甚至我感觉他是个年轻票友,对粤曲太熟悉。”

        威叔道:“所以我可以准确的回答你,我们十三哥肯定会粤剧,但不是和我学的,具体师承,十三哥解惑吧。”

        “威叔叫我十三哥,我都不敢答应了。”黄白游道,“我的习惯是进剧组前就被背剧本、人物分析等基础的准备工作做好。”

        “我的粤剧老师是脱聪,脱老师是粤剧薛派传人。”黄白游说道,“我跟着学了一个多月,学习了一点皮毛。”

        “原来是他。”威叔点头。

        闻言,郎到失联给身旁的韦老竖起一个大拇指,判断正确,果真有底子在身上。

        “《蝴蝶君》是大投资,也是名导的作品,所以为了演戏学习一两个月的京剧和戏剧。”郎到失联两连问,“但《南海十三郎》是小成本,然后阵容……于导我没其他意思,只是相比蝴蝶君,阵容稍显不足。”

        “我明白。”于墨很大度地摆手,内心记住了这货的名字,下次搞活动必不可能请他。

        “那么十三哥你当时就很看好这部电影吗?”朗到失联想问的是后一句,“光从剧本来说,是否好过《影子》,才让十三哥这么努力。”

        “这个问题我可能不会给你直接答案,因为在我这里,它是两方面的问题。”

        黄白游说道:“无论投资和阵容,我都会用十二分努力对待角色,因为每个角色都值得全力对待。”

        “所以宋丽玲和江誉镠,从观影者的角度有高低之分,但从演员的角度是平等的。”

        算是回答了自媒体人郎到失联的问题,至于关于《影子》,黄白游和覃醒的观点相同,快赢了。

        而胜利者从来不谈论失败者。

        “这个年轻演员很优秀啊。”韦老说道。

        贺老爷子点头,“是很优秀。”

        ……

        每次路演,都为电影带来一波“自来水”。

        有看哭了的自媒体发言,[电影是喜剧,一点也不沉重,我是笑着看完的],有几万人点赞,互联网还是好人多。

        也有自媒体郎到失联讲述演员的故事,[敬业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好像是个演员都可以宣传自己敬业。

        迟昌为了角色一个月瘦三四十斤,敬业吗?我认为敬业还是要从作品呈现的质量来判断是有效敬业还是无效敬业。

        无效敬业我不举例子,但有效敬业就是黄白游,开拍前学习粤剧,剧中一唱一和,引得现场粤剧票友高声赞叹精彩,舍他其谁?]

        郎到失联的无效敬业在影射谁,基本都能看出来。

        “上映首周,《南海十三郎》实时票房破11亿,十五亿大关近在咫尺。”——青年报

        “12月28日,裴文落败之日!”——1905电影网

        “《南海十三郎》《影子》双双破十亿,为什么口碑差距这么大?”——钛新闻

        等等,类似的报道逐渐变多。

        虽说都不是什么大媒体,但也是可以预见,伴随着时间的发酵,就是裴文的影响力也封不住口了。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

        工作室的大总管老涂,不停地接电话挂电话。

        “麻烦了,诶诶好的。”

        “我理解的。”

        “下次请彭总喝酒。”

        ……

        和覃醒预测的真没错,院线要挣钱。

        电话是各大院线的负责人,下调排片的商(tong)量(zh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