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岂有二十年之太子乎(1 / 2)

加入书签

六月荷风,菡萏粉红。

        每每这个时节,京中的少男少女纷纷出门游湖踏青,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丝绦帷幔,比河边的杨柳还要密集,车马如龙,宛若银河倒坠。

        唯有今年,出了意外。

        六月廿三日,太上皇驾鹤西归,群臣哀恸,朝野哗然,京城里悠悠回荡的钟声足足响了三天。

        索性太上皇是抱病西归,除了皇帝为表孝心,削了两颗太医院的人头陪葬之后,旁的也没再牵连到什么。毕竟赵陆也不会有进宫的机会,皇权再怎样也压不到自己身上来。

        但西郊大营的操练密度大了不少。

        传闻是边军打了一场胜仗,转身就听闻太上皇西归,东安王穆小王爷感念太上皇大恩,要带着部分边军回京。一则送灵,二则请陛下点兵操练云云。

        别的不说,没准儿会和守京的将士们比划两下,西大营作为陛下的亲兵,可丢不起这人。

        不过,领兵回京这事儿,陛下居然能同意,很超乎赵陆的想象。异姓王领兵本身就很容易被皇帝猜忌了,更别说带兵回京这种事。

        而同样作为旧贵族的宁荣二府,那面子可是摇摇欲坠,远不及这位穆王爷得圣心啊。

        这问题,胡君荣也拿不准,于是颤巍巍道,“恰好一个姓吧?”

        “胡叔,你说王太医与户部关系怎么样?他们会不会聊公务上的事?”两人的差事做得差不多了,眼下就是搓上一箱乌梅丸交给上官,晚上便可交差回城,赵陆十分自然的开始八卦起来。

        崔清想起先头看的手书记录,此刻忍不住率先发声,道:“此子虽是女儿身,可胸中大义不输好汉男儿。况且金陵邸报不也说了,玉黍之流,不仅充饥,还可做青料养马,质量不输青麦高粱。此番殿下南巡,若能回来可靠消息,产量真能出去一头,依我之见,此法可呈上陛下案头!”

        说着,又嘱咐了一些用药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这才喜滋滋去牵自己的小毛驴。

        这不,一回来胡夫人就高兴地说要涮锅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任胡君荣想破脑袋,也没想过撒泼打滚要车费钱的,要说还得是小孩儿脸皮厚。

        “行!几日不见,我倒要看看够不够叫我刮目相待!”

        只道:“判尚书省户部事秦大人是他的连襟,肯定会比咱们消息灵通,你问这个做什么?”

        因为众人都去演武场了,没去的也在边上看热闹,这犟驴什么时候逃脱的笼头都不知道。

        唰地一声,眼见着就要在营帐里开始比划,冯正平抚着额头,镇声道:“行了!一个外人,你俩做什么要伤自家和气。”

        知道她的脾性儿,是以胡君荣头也不抬,手里碾药的动作不停,压根儿没去见赵陆的工作报告。

        “小赵大夫啊,这回真是对不住,咱们佐领已经狠狠批评教育他们了,等下回你来,我亲自给你炖红烧肉!好好补补。”火头军的胖子真情实意。

        往东五百里,就是草木艰难的戈壁,百姓土里刨食,压根儿不会有植树造林的想法。一味开垦良田,导致植被覆盖率连年下跌。

        于是有心寻个做饭的帮厨,想着去和晴雯商议商议,她那铺子上聘了两个帮佣,就挺好。等到自己再长大些,能亲自掌勺了,也就可以将人遣走。

        见赵陆踟蹰,晴雯眼珠一转,轻声问道,“可是银钱不趁手?”

        最主要的是,不要被那帮文官油子抢了先。

        见火星味四起,王建忙梳理气氛,他好几天没在营里,不晓得什么内部新鲜事,于是把那太医院的小姑娘做话头。

        她捂着腿说不出话。

        赵陆再三暗示再打个车吧,然而张林说这说那,就是不说打车送她们回城,胡君荣无视了赵陆的语言暗示,直截了当道:“这牲口没了,我们怎么回城去?”

        虽然大家都不在意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但反反复复的寄生虫感染,关窍正是藏在此中。

        想着眼下就回城,正好能赶上禁戒严之时到家。

        独留众人面面相觑,才发觉兴奋过头,叫好处蒙住双眼,竟一时没想到弊端。

        但赵陆有心夹带私货,在报告上继续写:“欲除鱿虫之弊,若能改辟种植,将产粮与产柴配套,饱腹的同时又能剩下柴火……”

        清晨浓雾中,摇摇晃晃的牛车上,赵陆一边啃麦饼一边笑着对胡君荣说:“别笑了。”

        崔清心有焦躁,看了一眼上峰和同僚,摇头道:“咱们先小范围试种也行啊,年年和户部哭穷,户部年年损咱们,你们坐得住,我老崔可坐不住了!”

        出来五六天了,比规定的出差时间要多出一大截,明儿还得起早回太医院点卯解释呢,“吃饭算了,我们这就走了。”

        这‘贼’用对了地方,远比废多少口舌都来得有效,不是她奸滑算计,实在是多少人肚子等不得,粮仓等不得。

        有人附和,有人反驳,一来一去的,都不肯将屯田改制的折子送上去。

        譬如今日,她借着张林那儿听来的消息,说的是军中或操练费力,或柴火不足,总之除了冬日里几乎是没有开水喝的。

        这回,崔清没有辩驳,心中想的却是,殿下殿下,如今太上皇都归西了,世上岂有二三十年之太子乎!

        她心里想得美,却叫晴雯泼了一回冷水,“你要的这种短工,一时半会儿难寻踏实的,不若买一个?”

        赵陆连连后退,大热天的,谁顶得住火锅的热气啊,于是借口要去访友,拒绝了胡夫人的晚饭邀约。

        众人见状,俱是嘴巴张成O形,老王啊,你刚刚还说人家文章写不错有见识呢,自己拆自己台这么快,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张林说两头驴一路啃一路糟践,终于在外头的田地里被人逮了,只是逮的过程稍微有点……总之是追捕时落水淹死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因为驴被吃了这才耽搁一晚的二人,去太医院打卡消案,就这么得了大半日假期。

        与之相比,提高生产力显得温和又上进。眼下她写这篇工作报告,倒显出几分大义来。

        初次接触医学院的课程,要学的东西很多,同时赵陆也清楚王济仁调她的意义,于是每日留出固定时间,钻研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并尝试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