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延师(1 / 2)

加入书签

阿喇海别吉。

        说起这个名字,在现代,恐怕一百个人里头,也难找出一个人认得她。

        但要是说华筝公主,基本就家喻户晓了吧。

        她就是华筝公主的原型。

        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金帐汗国的监国公主,能在父亲出征期间守住大本营,罗裙之下,肱骨大臣拱手听令。

        可元史上,她就只得两句评语。

        明睿有智略。

        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

        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仅能留给后世一个痴情美人形象,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海枫知道她,是因为百姓从来不曾忘记她,漠北有赞美她的长诗,在民间口口相传。

        史官啊,你为何不能多费些笔墨,眷顾眷顾公主们?

        在这个时间点上,康熙要她来面圣,又看元史,海枫猜,他恐怕是想让自己当间谍。

        前世,康熙在送她出紫禁城之前,其实也这么暗示过。

        大意就是,漠北离京城太远,离噶尔丹和罗刹太近,鞭长莫及,很多事情他不好明着直接干涉,要她当耳报神。

        母亲还被扣在紫禁城里,她不敢不答应。

        婚后和多布短暂接触一段时间后,海枫觉得他胆大心细,写密折打小报告一定会被发现,就决定先谨慎些,没有动作。

        再后来,母亲于康熙三十一年病逝,多布又对她太好,海枫不忍心,就写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情送到京城应付差事。

        没想到今生,康熙对这事这么挺上心,上岗前还愿意提供个培训。

        一回生二回熟,海枫打算接着消极怠工。

        康熙先收了大阿哥拿来的名单,一目十行地简略看过一遍,心中大致有数,便把单子收起来,叫长子先回去歇着了。

        大阿哥走后,海枫才上前问安,然后把这些天做过的功课汇报清楚,还背了几首康熙写的诗。

        “嗯,不错。你知道上进,朕心甚慰。写的字也很可以见人了。”

        海枫知道康熙对子女教育一向高标准、严要求,说她写的字‘可以见人’,基本相当于现代父母敲锣打鼓、大宴宾客,告诉亲朋好友自己家孩子考上清北的程度。

        她受宠若惊,赶紧拍马屁。

        “汗阿玛每次都用心告诉妞妞哪里写得不够好,我照着改,字就一点点变好看了。”

        好听的话,由好看的人,用好听的嗓音说出来,恭维效果指数级增长。

        这个人还是他很喜欢的济兰生的女儿,康熙听了,稍微有点飘。

        “汗阿玛有个小礼物留给你。可别叫你的姐妹们知道了。要,保守秘密。”

        “嗯!妞妞不说出去。这是汗阿玛和妞妞之间的秘密。”

        康熙就从怀里掏出个香樟木刻兰草纹的小盒子,递给她。

        海枫打开一看,里面是枚鸡血石闲章,上边是浅粉芙蓉冻,晶莹温润;颜色渐变到下方,红色转正,鲜艳夺目。

        “淑慧长公主进献的好东西,除了巴林,大清国哪里都不产这么好的石料。尤其别叫二公主看见。”

        海枫点头如捣蒜。

        二公主以后都是巴林部的媳妇了,按常理,这个应该给她。

        把印章翻过来,海枫没看见字,只有个枫叶的图案。

        “汗阿玛,这是什么意思啊?”

        “朕给你赐个名字,叫‘枫’。公主按规矩小时候不起名字,只等出嫁时赐封号。你在学业上有成,这个名字,就是朕的奖励。但你不能说出去。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你破例有了名字,对别的皇女不公平。”

        那就给我们几个女孩子都起个名字吧!

        海枫真想大声抗议一波!

        凭什么只有阿哥们可以取名啊!

        又死不了你多少脑细胞。

        宫里阿猫阿狗、太监宫女都能有名字,公主们就只能按序齿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