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倒把(两章半)(1 / 2)

加入书签

第255章  倒把(两章半)

        第二天,海枫打算进宫的时候,刚巧天降骤雨。

        强劲的风,甚至吹倒了她要坐的马车。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

        豆大的雨滴砸在院子里,很快形成一尺来高的积水。

        海枫梳妆换衣服的功夫,青石台阶就有三四级,被水给盖了过去。

        在春天里,如此极端的风雨,在京城住了一辈子的董嬷嬷,都没有见过。

        “主子,奴才去叫人,跟内务府说一声吧!改成明日再见太子妃。您着凉受寒,动了胎气,叫奴才怎么跟皇上、额驸交代呢?”

        昨夜几乎因为忧虑,片刻未曾睡着的海枫,凝望着窗外,如同瀑布分支般的雨注,自房檐上,气势如虹地倾泻而下。

        “妈妈,你说,我晚见蓉妹妹一天,陕西和山东,会多死多少性命?”

        董嬷嬷的眼圈,霎时就红了。

        “主子说得对。奴才见识浅。可恨皇上不在京城。不然,老奴舍出这条命,去皇上跟前儿求告。把这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的贪官,全给揭发出来!”

        海枫嘴角抽动着,咽下一个苦笑。

        董嬷嬷在康熙面前,固然说话有分量。但是,还不够。

        比不上太子,比不上大阿哥。

        比不上,他的千古好名声。

        这件龌龊事,起因是宫墙内皇子内斗,说出去太丢人,估计都上不了史书。

        雨势,丝毫没有削弱的意思,反而更加猛烈。

        巴勒仲像趟过一条小溪一样,从外院一步一步,摸索着,试探着,走到海枫的院门口。

        脚下,泛起大朵大朵,乳白色的浪花。

        雨水落地声,时不时响起的电闪雷鸣,迫使他大声喊叫,才能让院里面的人听见自己。

        “公主,马房说,拉车的马听见雷声,都给吓怕了,不肯出来。没有马,无法出发!”

        海枫正在用木梳整理碎发,听见这个消息,恨得将梳子,猛地拍在紫檀妆台上。

        天意,不准她插手这件事吗?

        如果真是如此,那这天意,错得太离谱!

        她不再避嫌,亲自走到正房门口,跟巴勒仲隔着一个院子喊话。

        “额驸平时用的马呢?总还有几匹留在府里吧?它们不怕火枪声,自然也不怕雷声!”

        巴勒仲奋力擦干,沿络腮胡流下的雨水,洪亮地回话:

        “有!带走三匹,还有五匹。但是公主,那是骑的马!不会拉车!”

        “有你在,本宫还怕它们不肯听话吗?”

        得意,都露在巴勒仲的脸上了。

        “哎!公主,您等着!我去套车!”

        白昼与黑夜,在漫天乌云的遮蔽下,混为一体。海枫的马车,是京城街上,唯一在活动的物体。

        车轮卷起漩涡,时不时带起掉在水里的一些小物件。乍一看,马车像是一艘,飘荡在激流中的小船。

        两米开外有什么,赶车的巴勒仲,都很难用肉眼看清楚。

        阿香和舒泰守在马车的两扇小窗户边上,死命拉紧窗帘,不放一滴雨水进来。

        她俩的手指,泡到些许发白。

        海枫心疼两个从小陪在身边,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侍女,在中间给她们扶着厚衣服御寒。

        “咱们一起抱着吧,进来雨没事。我没那么弱。”

        舒泰脸皮绷得紧紧,语气一丝不苟:

        “主子,外面缺粮的惨状,府里从上到下,都知道了。静贵妃娘娘,昨夜把咱们都给叫去,在她房里问话。谁要是怕受牵连,去账房领一年工钱回家,她帮忙在盛京,找新主家做活。”

        “额涅?”

        海枫没想到,柔柔弱弱的母亲,竟有这样的魄力。

        阿香其实在哭,但她努力不让背后的海枫看见。

        公主现在需要支持、照顾,眼泪不管用。

        她从小,就在亲生父亲的冷血压榨下,懂得了这个道理。

        “主子,咱们都不走。一个当窝囊逃兵的都没有。奴才们没念过多少书,大事上头,帮不到公主。娘娘说得对。邪不压正。只要能帮公主,为山东、陕西的百姓喊冤,奴才们就是死了,也是喜丧!”

        “呸呸呸,说什么胡话呢。有我在,谁敢动我贴身的侍女!”

        平日不要一刻钟就能走完的路,马车足足走了一个时辰上下。

        东华门的守卫,惊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顾不上穿雨具,趟水凑到跟前。

        “哎哟,四公主殿下。这样的天气,您好歹缓一缓,再进宫啊!”

        “本宫有急事。开门吧!”

        “嗻。”

        紫禁城的排水系统,果真一绝。海枫当年在大学念书的时候,跟风来这里观光,没能看到的九龙吐水,这回估计都能看到了。

        故宫跟外面,仿佛两个世界。

        这里没有阻碍前行的积水。

        虽然风雨依旧肆虐,却在精心设计的水道引导下,迅速排出。

        巴勒仲进了皇宫的大门,终于把悬着的心,稳稳放下。

        “公主出半点岔子,王爷非拿鞭子抽我不可。”

        海枫虽然身上寒冷,好在并没有浇到半点雨滴,仪容上还算过得去。

        “快去毓庆宫。再加把劲儿。到了,你们赶紧喝姜汤,换干净衣裳。”

        没过多久,多布留下的战马,便小心翼翼地,停在毓庆宫的宫门前。

        十几个太子妃身边的仆从,听见外头通传,男男女女,倾巢出动,打雨伞,穿蓑衣,出来迎接。

        绿茹冲在最前面,把手里准备的东西,往车上递。

        “奴才万没想到,公主竟然真来了。您哪怕等雨小些!热水都烧上了!快请下车吧!”

        海枫反复叮嘱跟着来的三个人如何有效驱寒后,才尽量以最快速度,冲进了太子妃石氏的屋子。

        太子妃亲自选了三套她没怎么穿过的体面衣服,叫海枫把里里外外全给换了。

        “过去咱们还经常换衣裳穿,尺寸不会差太多。我知道,你有着急的事。但是你这么折腾自己,非把孩子折腾掉不可。先歇歇。”

        正在用干棉布擦拭身体的海枫,听见太子妃后半句话,不禁愣住。

        “蓉妹妹,外头的事情,你究竟知道多少?”

        “差不多,都知道。爷叫我收起来的私房钱,绝不是寻常做点生意,能挣到的数额。”

        绿茹便叫屋里头服侍的,都撤出去。只她一个人,在听不见主子们对话的殿门口把守。

        海枫从来没有沾染非得下人帮忙,才能梳洗的恶习。她默默地,站在火热的炭盆前,重新换好衣裳,等体温恢复正常后,把准备好的话,娓娓道出。

        “大哥和太子哥哥,在山东打酒水生意的擂台。从去年闹到如今,愈发收不住。陕西那边依附于大阿哥的几个县令,偷偷把粮仓里的粮食,运到山东给酒坊救急。那里本就不是丰产的地界,几乎年年闹旱灾”

        “四公主,这些话,你似乎该讲给大阿哥那边的人听。爷就算有过错,也不是大错。何况,不是我们先动的手。”

        面前这个冷静自持、句句不落下风的太子妃,跟海枫多年相识的石家蓉小姐,简直判若两人。

        太子妃从来,都是以温柔周到的形象示人,谁都不得罪。精明,却又不过分自私。

        一上来就走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海枫有点措手不及。

        “蓉妹妹,我不是叫你劝太子哥哥罢手。事关人命,我过来,是希望他能把藏着的粮食拿出来,救一救灾民!”

        “你找错人了。爷,如今不见我。”

        太子妃没有意识到,她的右手,正深情抚摸着自己的小腹。

        “你说我还能再有孕,他连我的门都不进,怎么能再有孩子?我知道,爷不是厌恶了我,他是难过。恨自己保护不了妻女,只能任由佟妃算计。四公主,我真羡慕你。”

        “羡慕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