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贾琮:无异于通敌卖国(2 / 2)

加入书签

        <div  class="contentadv">        “侯爷,这阿济格三日前进城,一直住在开远门内的胡商客舍,这几天一直与朝中一些大臣们联络,其中有兵部侍郎何庆、主事朱冠青;户部主事王诤。听说还有人看到女真人出入过理国公府上,也有人看到理国公府上的管事与女真人一起在醉满楼喝过酒。”

        贾琮心惊不已,这些人无一不是朝中高官权贵,怎地在这种关头与女真人混在一起,是何意思?

        要知道,女真部落已经不是从前那样俯首帖耳,努尔哈赤已经宣布独立,甚至女真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号,如今在抚顺城与大顺对抗,已是敌国身份。

        这些人此作为,在贾琮的眼里,无异于通敌卖国。

        贾琮默然片刻,道,“阿济格此人既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又是努尔哈赤麾下的一员猛将,此人不除,将来乃是我大顺军中的一大劲敌,既是来了,我们尽量想办法将他留下。”

        若是夏进,他必然知道阿济格何许人也,王朗却是不知,是因为他一直事东南那边战事,对北边的敌人尚不熟悉。

        “若阿济格派人盯着我,那就传消息出去,今晚我会留宿于牟尼院,你们内外安排重兵,做好埋伏,看看他们的动静。”

        若是能够留下阿济格,贾琮倒是愿意冒一点风险,只要手中的人够了,他也不怕家中女眷出事,这也是他身为超品军侯,手握兵权的勇气。

        “是!”王朗忙领命安排去了。

        黛玉这边起身后,与尤氏一块儿也去了后山看芍药,山不高,她爬上去尚好,尤氏走了几步便气喘吁吁,丫鬟扶着这才登上了这一处土坡,一片花海尽在眼前,花枝摇曳,繁盛似锦,乱人心神。

        “真是好看!”尤氏顿觉心境开阔了许多,守寡这几年来,淤积在心头的一些忧怀情绪烟消云散,“难怪琮兄弟说要多出来走动,我今日才明白这道理,咱们那园子就算修起来了,怕也是没地儿一口气种这么多的花,真是壮丽极了。”

        黛玉也是震撼不已,道,“可不是,想我当初跟着侯爷在江南的时候,也是走过了不少地方,见识过许多名胜古迹,却也没有见过这样成片成片的花海,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妙玉与惜春原本在亭子里对弈,看到黛玉前来,不由得多留意了几分,落棋的时候慢了一些,惜春诧异,一抬头看到黛玉来了,忙起身相迎,“二嫂子。”

        她将妙玉引荐给黛玉,妙玉这才知道,原来这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的女子,竟是适才那人的妻子,瞧着年龄尚小,却已是超品侯夫人,妙玉出世的心此时也难免酸了一下。

        要知,她从南往北避祸,也是因才貌之故,而遭人觊觎,不得已,师父才会不顾年高携她来京,意欲找一户庇护之所。

        但眼下,这女子,不论容貌气质,更胜了她一筹,连身份地位也是难望其项背。

        “原来是妙玉师父!”黛玉颇为欣赏眼前这女子,听惜春说,是随师父上京,师父在京中病逝之后,如今在牟尼院中挂单,其文墨也通,经文也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呢。

        只是,她受贾琮的影响对佛道一事,并不热衷,甚至心中难免腹诽,年纪轻轻的,为何要出家,既是出家,又为何留一头青丝?

        黛玉小的时候,也是生病,从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三岁上也有癞头和尚来化她出家,无奈父母不从,说她“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后来跟了贾琮之后,这番话,黛玉也是跟贾琮说过,贾琮评说这番话是胡说八道,受贾琮的影响,黛玉是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今她是深信这般。

        见黛玉也是对妙玉淡淡的,妙玉自不是那等肯巴结人的,连陪惜春下棋都不下了,一声不吭,也不告辞,返身便下了山头。

        惜春有些茫然,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罪了她,她是真心想与妙玉结识,谁知二人一起说了这好久的话,对方反而不认人了。

        “许是弟妹适才对她并不热络,我瞧着,她有几分不快的样子,连走路也是飞快,她那侍儿几乎都跟不上了。”

        尤氏心说,出家人的火气还这般大,既是挂单人家牟尼院,她们这番来,捐了不少香油钱,若那喜欢计较的,与牟尼院一说,她怕是连挂单都挂不了。

        黛玉笑道,“她既年轻,生得又好,又是通文墨经义的,有几分傲气也是难免。我瞧着四妹妹与她很是亲近,想必你们是很谈得来?”

        惜春道,“她和我讲经义,我听了就觉着很贴心,我也是没料到我会喜欢她说的那些,想着将来也学了她当个姑子去呢!”

        黛玉听了摇摇头,温煦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道,“你说这些话,你仔细被你哥哥听见了罚你。她这人虽好,容貌儿好,也有几分才气,可我瞧着,这般僧不僧俗不俗的,倒也别扭,也不知她都跟你说了什么,好好儿的公侯小姐,竟说出要当姑子的话来。”

        尤氏在一旁听了也是不好,嗔了惜春一眼,“还不快把这念头收起来,这满神京城的千金大小姐们,有几个人有你们这般好命,你竟起了这样的念头,一会子我就去跟你哥哥说,看他如何说!”

        惜春听了,紧张起来,忙起身认错道,“大嫂子,二嫂子,都是我不对,我不该说这样的话,嫂嫂们行行好,别告诉哥哥去,我没这样的心思,我只是说着顽儿的。”

        说着,惜春的眼中泪珠儿都在打转了,湘云见了不由得好笑,拍着手道,“四妹妹,原来你是这般怕琮二哥啊,嘻嘻,我知道了,以后我专用这个来治你。”

        惜春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平日里和湘云时有斗争,此时,狠狠地瞪了湘云一眼,求助地一会儿看黛玉一会儿看尤氏,等待两位嫂子发落。

        黛玉上前来,拉了惜春的手归坐,“适才我就是瞧着你与她那般亲热,言听计从的样子,我才对她淡淡的。若她是寻常的闺阁姑娘,便是家世不如咱们家,你与她相交,我也不拦你。你说她讲的经文你爱听,这些道啊,佛啊,最是容易转移人的心性,当初我在江宁跟着琮哥哥读书的时候,他是不肯让我读这些的。

        他也一直跟我说,儒学乃根基,先读好了儒学,待到了一定的岁数了,以释与道来证儒家之义理倒也无妨,可有多少大家钻进去了就出不来,穷究一生求一个道字,反而误了光阴,权做一些于国于民无用之功,也是枉费了人生。”

        迎春听得也是心头一动,一个死井枯水般的心,此时似乎有了些松动,她不由自主地顺着黛玉所言去想,何为于国于民之功?何为枉费了人生?

        探春也是若有所思,心中有太多疑惑,却不知如何问起?

        湘云扯了扯唇瓣,有些不服气地问道,“林姐姐,你和我们说说,难不成我们女儿家也是能建功立业的不成?”

        黛玉看向湘云,见其脸颊鼓鼓的,倒也瞧出几分她的心思来,笑道,“从前我也是不懂的,不过,我却是觉着侯爷说的话是极有道理的,他说女儿家比男儿家要好的是,男儿一生只有两条路好走,而女儿家喜欢什么,就钻研什么,用的功夫多了,便能成一方大家。

        比如说四妹妹喜欢画,眼下家里请了老师,若好好儿画画,将来说不得能成为了不起的画家,名扬天下。迎春妹妹爱棋,就多钻研棋,多买些棋谱看,若是能够有所成就,岂不是好?”

        有一句话,黛玉没有说,当年贾琮与她说过,一技傍身便有立足之本,这世道虽然艰难,可若是能够学成一技,便也不需靠父兄,命运由其把控了。

        比如说,如今被请进宁国府教姐妹们琴棋书画的先生,哪一个又不是靠自身在养活自己,虽艰难些,黛玉也能看出这些人的豁达与自信来。

        黛玉道,“女儿家虽谈不上什么建功立业,可若是想把路走得宽些,又有何难?名气于男子和女子来说都是一道护身符,当年,琮哥哥不也是先挣名气的吗?”

        正是因为有了名气,才会得忠顺王府的庇护,北院那边才没有下死手。

        “四妹妹与其求避世之心,不如立问世之志,若你二哥哥知道你有这番志向,必是高兴不已。”黛玉道。

        最后一天,求一把月票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