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广而告之(2 / 2)

加入书签

        看惯了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诗词,这种通俗易懂,槽点众多小报,让市井阶层趋之若鹜。

        <div  class="contentadv">        不但稍稍重塑了大宋兵将在市井中的形象,而且获利颇丰。

        陈东上报:“十日不到,得钱百贯。”

        这也是赵福金没有想到的,原本只是想通过小报,潜移默化地进行一下社会意识改造,没想到还能有意外收获。

        “如此一来,岂非能拉动一条新的产业?”

        赵福金琢磨,开封城百万人口,商业化甚重,完全有媒体诞生的条件,若是能把小报做成一个成熟的媒体产业,不但可以长期进行社会意识的改造,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流动的卖报郎、固定的报刊亭、还有那些未得官职,干不得体力活的读书人可以供稿赚钱。

        不仅如此,造纸坊、油墨坊等原材料提供商,也能多一条业务收入。

        “广告……”赵福金眼前一亮:“如果没记错的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广告,就是诞生在这个时候。”

        赵福金越想越激动,给陈东指明方向:“这几日得钱,不必留着,再购置一些印刷机,多雇一些人来,将小报扩印三倍。”

        陈东虽然不懂经商,但是也能算出来一份小报从取文、排版、印刷、裁样到拿出去售卖,所需成本几何,开封城的人力成本,可不便宜。

        “手头的钱,怕是不够。”

        赵福金思忖片刻:“你先去吧,钱的事,朕替你解决。”

        扩印小报的投资,其实算不上什么大投资,赵福金自己便能出的起,不过赵福金却想到了秦桧。

        自从他接任银钱司,唯一的大规模投资便是开封城的外城加固,但这种投资基本无利可图,要想让银钱司转起来,如期兑付大宋国债,确实得给他找个能持续盈利的项目。

        比如陈东的小报!

        听赵福金说完,秦桧暗自盘算起来:“一份小报两文钱,五百人购买得钱一贯,五千人购买得钱十贯,五万人购买得钱百贯,五十万人购买得钱千贯……开封也就一百多万人,就算人手一份,也不过万贯,这还没算刊发成本……哎,官家果然不懂生意。”

        见秦桧迟迟不开口,赵福金问道:“你在琢磨什么?”

        秦桧犹豫了片刻:“官家,外城加固,事关开封安危,就算无甚收益,臣也自当支持,但这小报……顶天不过千贯……”

        赵福金一听,明白了他的算法,笑道:“这千贯,可够养一些人?”

        “养一些闲散人等自然是绰绰有余,不过银钱司无甚收入啊。”

        赵福金点了点御案:“秦卿,作为银钱司统制,以利为先是没错的,但朕想问你,得利为何?”

        秦桧一愣:“自是为国敛财。”

        赵福金笑着摇摇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说小报得利不多,但是能养多少人?这些人安稳了,开封城就安稳了,岂非善事?”

        秦桧无奈:“可银钱司终究是要兑付国债的。若无得利……”

        赵福金摆摆手:“这笔账朕给你算算。”

        赵福金摊开纸张:“扩小报刊印十倍,纸张、油墨售量相应涨个十倍,纸坊、油墨坊的商税是不是也得上涨,商税入了国库,国库与银钱司挂钩,是不是相当于你们银钱司多了得利?”

        “羊毛不一定出在羊身上。”赵福金笑道:“你搞银钱司,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

        秦桧一怔,原来账还可以这么算?

        赵福金继续说道:“这还是小钱,大钱嘛,叫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秦桧有些懵逼:“官家细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