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胆大包天的孙传庭(1 / 2)

加入书签

第228章  胆大包天的孙传庭

        “报,禀大王,明军已在柴沟堡附近停了下来,并没有继续前进,正在加固营寨。”

        华军的帅帐内,随着哨探汇报完明军的最新动向后,林锐立即就将一面小白旗,插在了沙盘上柴沟堡的位置。

        而众将看着沙盘上那一目了然的地形,以及两军的位置,都是啧啧称奇。

        林锐却是看着柴沟堡的位置眉头紧皱,虽然大同到宣府有许多小道可通行,但真正的大道只有一条。

        那就是沿着洋河上游,从阳和,镇虏卫,永加堡,柴沟堡,再经万全左卫,一路向东北抵达宣府城下。

        而期间柴沟堡位于两地交界处,两侧都是延绵的山势,洋河从峡谷中穿过,乃是咽喉之地,明军如今选择卡在那里,明显是不想痛痛快快的决战。

        毕竟那峡谷虽然宽阔,但两军加起来三四十万人马,是绝对施展不开的,想要决战,要么明军再往前一些,双方在大同境内决战,要么直接退后一些,双方去宣府境内决战。

        如果只是对着地图,众人自然看不出来什么,可如今林锐制作出来了沙盘,就连娜木钟都看出来了明军的意图。

        “锐郎,这柴沟堡附近不适合大军决战呀,这条河本来就限制了我们的骑兵,要是再选择在这里决战,那就太吃亏了。”

        “大妃娘娘说的不错,明军明显是想以守代攻,先消耗我军的实力,待到我军疲惫乏力之时再趁机决战。”

        张存仁点点头,然后一拱手冲着林锐道:“大王,末将建议,可派一支精锐从南面绕到怀安卫,走小道直插明军后方,切断他们的粮道逼其决战!”

        “我看这法子可行,大王末将愿率一万精兵前往!”

        周猛立即就请战道,其他步兵营的统领也纷纷点头。

        显然有了这沙盘,一个个都化身成名将了。

        林锐却是摆摆手说道:“那洪老狗向来谨小慎微,狡诈如狐,你们都能想到的,他又岂会想不到?此刻怕不是就等着我们分兵走小道,然后中途伏击,可别忘了他在宣府足足待了三四个月,这附近的地形必定已了如指掌。”

        说实话,这种在对方眼皮底下分兵走小道去偷袭,纯粹就是将对方主帅当傻子。

        别说是洪承畴这种知兵的老狐狸,就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也不可能不防备。

        “那怎么办?直接正面进攻柴沟堡,实在是太吃亏了。”

        众人想想也对,随即便又望向了林锐。

        “咱们粮草充足,竟然那洪老狗想要耗下去,那就看看,谁先耗不起!”

        对于洪承畴这种老是拖着不肯痛痛快快决战的老狐狸,林锐也是很痛恨的。

        换做卢象升和孙传庭,怕不是早就带着大军杀到大同来一较高下了。

        不过对方好歹也有十五万大军,其中大半还是辽东精锐,他们的骑兵又受到了限制,林锐自然不会去柴沟堡死啃明军的大营,毕竟他们擅长的是野战,而非在狭窄的地形攻坚。

        所以林锐带着大军也没有再向前,而是停留在了永加堡附近,看能不能先将宁武关的那五万明军诱到朔州附近先围歼了。

        而这边洪承畴得知华军,并没有继续进军来攻打柴沟堡,也没有分兵走小道迂回,直接停在了几十里外的永加堡,也是眉头紧皱,盯着地图出神。

        “洪总督,那永加堡附近地势开阔,既然贼军惧战不来,那我军便主动过去好了。”

        高起潜见洪承畴只是一味的盯着地图不说话,顿时有些不耐烦道。

        “高公公,如今我军占据了有利地形,进可攻,退可守,一旦主动出击,便没了退路,不胜则必大败!”

        “哼,洪总督莫要长贼军士气,灭官军威风,贼军都不怕,我堂堂官军又何惧之有?

        何况贼军人数虽然多于我军,但除了那些蒙古骑兵,余下皆是一群乌合之众,野战又岂是我边军精锐可比?

        洪总督这般推三阻四,迟迟不肯与贼军决战,分明就是惧战怯敌,畏敌如虎。”

        高起潜却是冷哼一声,说到最后也是冷笑嘲讽不断。

        洪承畴就是脾气再好,也被他这番话气得半死,但这种宦官能不得罪,还是尽量不要得罪的好,于是只得耐心的又解释道:“高公公,那林贼绝非一般犯贼可比,仅仅是从他们行军时的队列来看,就绝非乌合之众。

        此时我军占据地利优势,背靠大明,物资补给可以从居庸关源源不断的运达,反观贼军,只能困于大同一地,必不能与我军久持。

        最后要么强行来攻,要么退却去攻击阳和大同等坚城,要么则是直接退回草原,所以该急于决战的是贼军,而非我军。”

        正所谓窥一斑而探全貌,前日洪承畴亲自去偷偷的探查过华军的军容和行军时的状态,当时心里也是大受震撼,就更加坚定了先守后攻的战术。

        因为他发现如果两军当面锣正面鼓的野外来一场,明军很有可能会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