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李旦与颜思齐(2 / 2)

加入书签

        毕自严一听大喜,立马躬身行礼,感谢皇帝的恩准。一旁的汪应蛟见皇帝居然同意其所请,当即就要反对。

        <div  class="contentadv">        朱由校见他如此,立马摆摆手,让其冷静下来。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非常时期就用非常之策,招安又不是什么有违朝廷体面的事情,朕看可以试一试,不过具体能不能成行,就要看毕爱卿的了。”

        朱由校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扭头望向毕自严。

        “招降海寇,朕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个人才,此人叫郑一官,本身精通海贸,说不定跟李旦认识,到时候还可以帮上忙。”

        毕自严自然知道此人,他现在在京城中可是传奇人物,其故事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听闻此人不知怎么被皇帝看中,让皇帝和勋贵给其投资将近一百万两银子,组建大明商社,专门经营海贸。

        现在利用皇帝投资的名号,等同于皇商,做生意无往不利,获利颇丰。这让毕自严就对此人印象贼差,居然蛊惑皇帝做生意,这不是行武宗开皇店的故事嘛。

        想到这里毕自严就想出言劝谏皇帝,但其想了会还是忍住了。内阁诸人都没有说什么,他为何要出这个霉头呢。

        “多谢陛下!”

        朱由校见毕自严同意,当即满意的点点头,颜思齐他不敢保证一定会投靠朝廷,但李旦他却是有信心的。

        因为他知道在明末海盗中,李旦是资格最老的,也意味着其年龄也是最大的,在他的印象中再过两三年,李旦就会因病去世,整个李旦集团也会分崩离析。

        这种人现在最希望做的就是安稳下来,朝廷招安他,不就是让他安稳下来的最好的方式,只要朝廷一招安,他定会欣然同意。

        可见南直隶的水师事情不仅确定下来,还有了招安李旦等人的提议,这让朱由校心情不由大好。

        此事解决后,下一个事情便是商议改革漕运之事。

        但此事关系重大,如果只是跟他们两个商量就确定的话,着实有些草率了。

        “铛!铛!铛!··”

        突然几声钟声从远处传来,毕自严闻言稍微一愣。

        他以往还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心中有些奇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想循声找找哪里发出来的声音。

        但朱由校跟汪应蛟等人却对这个声音习以为常,见毕自严面露惊异之色,朱由校摆摆手呵呵一笑道:

        “爱卿勿忧,这是西洋僧侣进贡的自鸣钟,每过一个时辰都会发声提醒。听声音应该到巳时(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了,时间不早了,下午我们还要去文华殿议事,伱们两个不用回去了,就陪朕用个午膳吧。”

        毕自严跟汪应蛟自然是感恩万谢,连忙应了下来。

        一旁的汪伯雨早就让乾清宫小厨房做好了午膳,见皇帝开口后,当即就让人端了上来

        见议事完毕,众人纷纷轻松不少,吃饭时候朱由校问了毕自严许多关于南直隶的见闻。

        他虽然也微服私访过,但最远也就是在京城内晃悠,对于民间的许多情况远远没有毕自严了解的多。

        毕自严也知道皇帝喜欢听一些奇闻,专门挑一些民间趣闻讲给朱由校说。

        有些故事甚是有趣,惹得朱由校哈哈大笑,乾清宫内好不热闹。

        乾清宫内热闹声传不了太远,但皇帝在乾清宫内会见毕自严、汪应蛟的消息却传得很快。

        “景会(毕自严的字)是个能人,当时力排众议前往南直隶上任,接下了那么大一个烂摊子,现在又运送一千万两到京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文渊阁内,众人也都票拟完了题本,刘一燝一边茗着茶,一边向孙承宗、叶向高等人感慨起了毕自严。

        不过目前朝中最大的事情无非就两个,一是西南大捷,二就是毕自严押送盐两银入京了。

        而相比较西南大捷,他们更在乎的是毕自严。

        毕竟能把整个南直隶官场搅个天翻地覆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上一个人还叫做海瑞!

        “确实如此,朝廷未来两年的用度完全够了,这种功劳任谁都会被另眼相待。就是不知道陛下对其是怎样安排,是要升迁还是继续留任?”

        孙承宗对毕自严十分认同,觉得其做事干练,十分有能力,正如刘一燝所言,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但饶是如此,他现在却不敢对毕自严未来的动向发表意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