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奸臣徐光启(1 / 2)

加入书签

第630章  奸臣徐光启

        经过这两年多的抄家,朱由校已经明白要到此为止了。以后抄家这种暴利事情,以后怕是没有油水可刮了。

        但所幸这么一番下来,也确实给自己积累了一些资本,让他能够在今后几年不用为钱发愁。

        同时随着建虏的剿灭,定会导致朝廷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支出会进一步降低。

        别的不说,就说建虏被剿灭一事给大明少了很多花销。

        至少从现在开始,五百六十万两辽饷就不用出了。哪怕以后辽东用兵,至少不是这般花费。

        除此以外京营经过两年多建设,火器、装备基本上齐备,而通州火器工坊的支出以后也会大为缩小。

        光这两项就是六七百万两的支出,也会让朝廷大为缓一口气。

        而辽东平定后,随着朝廷以后不断移民以及推行屯田之事,辽东贸易和税赋也会进一步扩大。

        大明以后再也不用不计成本的向辽东输血以及投入各项资源,更会大大减少各项硬性支出,再加上海贸、开矿等事。朱由校相信,只要维持几年,大明的财税会越来越好。

        于是杨涟在参观的时候,很快发现了首善书院的不同之处,其分为西院与东院。

        “张昶,摆驾坤宁宫。”

        但东林赞同实学,并不能掩盖东林派内部的矛盾。

        首善书院虽是平日东林党日常讲学之所,但也遵循了以往书院的传统,会招录学生过来就读,其课程内容也被叶向高力排众议,跟国子监相仿,算是紧跟时事。

        “呵呵,不妨事。三月一日就要举行献俘大典了,辽东诸将可都是翘首以盼,就等着献俘大典以后的册封呢。我估摸着他府邸的门都快被踩破了。”

        “徐光启他本身就信奉西教,自然说西学得好,他的话不足为信。我们只要看看那些西洋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这些人觊觎我大明已久。去年还派船队进攻澎湖,这不是狼子野心是什么。”

        因此在前日在乾清宫见面以后,叶向高等人就让孙承宗等人叫杨涟来首善书院。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明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内廷改革算是朱由校自己的事情,但对于外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改革六部九卿。

        “文孺,之前在乾清宫有陛下在场,故而不能多言,还望勿怪啊。”

        所幸诸人虽然对皇帝干预心、理学之争有些不满。

        <div  class="contentadv">        但“实学”要求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不仅要钻研学问,更要应用学问于治世之中等思想,恰好与东林书院的提倡不浮于学问,要钻研实事的精神不谋而合。

        孙承宗见杨涟疑惑,当即解释起来。现在东林党如日中天,现在杨涟在辽东剿灭建虏,甚得皇帝心意,可以说是让东林在皇帝心中地位更重。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虏都消灭了,还有什么解决的呢。

        内廷方面,随着魏忠贤为了附和自己,主动挑起来彻查内廷、裁汰宫女宦官的重担。

        而建虏问题的解决,也给了朱由校改革其他事情的底气。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呵呵一笑,孙承宗当即摆手带杨涟参观起来了首善书院。

        首善书院自京畿总督邹元标创建以来,已有三年之久。其地域也从北京宣武门内的一座三间讲堂,二十余间讲堂的大书院。

        不过哪怕裁汰了宦官,朱由校对内廷的整顿还是没有停止,下一步就是合并内廷二十四衙门,清理各项账目、皇庄、皇店等等,以后要统一管理。

        朱由校心里很清楚,他要做的就是把这套制度革新,让其适应现在大明的发展。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由无奈叹了一口气,当即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毕竟除了内廷跟外廷改革以外,大明其他方面也必须要变。

        “如此甚好,原本我还想着让熊廷弼过来,可是他一到京城就不停歇,当即就巡视兵部,根本不得空。”

        冯三吾被孙承宗这么一呛,刚想要反驳,孙慎行却抢先说了起来。

        朱由校想到这,当即把手中题本一扔,从卧榻上起身就往乾清宫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