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只蝉的夏天(1 / 2)

加入书签

第160章  一只蝉的夏天

        纳了会儿凉,众人便各自回家了。

        王承舟放下碗筷儿,又招呼上几个知青,把西瓜霜收取了一下。

        装满了好几个小药瓶。

        忙活了一通,时间已经很晚了。

        明天还要早起上工,互相道了个别,就各自休息了。

        天刚蒙蒙亮,外面就响起了知了叫,吵得人十分烦躁。

        迷迷瞪瞪的起来洗把脸,就得准备去打谷场了。

        王爱朵昨晚上闹腾得太晚,根本没睡饱,呲着小虎牙,恨恨道:“叫叫叫,再叫,把你们都吃掉!”

        李玉珠瞪了她一眼,数落道:

        “一个姑娘家家的,虎了吧唧的干啥?”

        “人家也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才不分昼夜的叫唤,好响响亮亮的活几天。”

        “你个小妮子,起床干个活儿还哼哼唧唧的,还不如那知了呢!”

        四丫噘着嘴,眨巴了一下大眼睛,“当个知了,那么累干啥?”

        “娘,你这一说,我还真有些可怜它们了。”

        “要不,晚上咱们去摸爬叉吧?吃进肚子里,不能变成知了,它们就不用活得那么累了,下辈子还能投个好胎。”

        “咦,那伱人还怪好嘞!”

        李玉珠憋着笑,照着她后脑勺,轻轻来了一巴掌,“别做怪了,快洗脸吃饭。”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就是知了,知了的幼虫就是爬叉。

        知了的寿命很短,也就一周左右,靠吸食树木的汁液为食。

        所以,夏天从树下经过的时候,总是能被知了尿一脸,再加上叫声聒噪,十分惹人生厌。

        不过,爬叉在土里却要生长很久,一般两年才会从地下钻出来。

        趁着傍晚,爬到树上,等着第二日清晨,蜕变成蝉。

        褪下来的空壳,就叫蝉蜕,是一味用处很广的药物。

        最早记载在《药性论》中,说是能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味甘,性寒,归肺、肝经。

        有人说它发汗不及薄荷,清热不及牛蒡子,但是,长于息风止痉,且味不苦易服。

        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的作用。

        用途很广。

        即便是到了现代,农村也一直有收爬叉皮的。

        当然,小孩子才不管什么药材不药材,最吸引他们的,就是爬叉很好吃。

        起初,只是乡下人知道这道美味,到了二十世纪以后,城里人也知道了爬叉的好处,各种路边摊上开始盛行起来。

        搞到最后,简直是供不应求。

        各村都设立了爬叉收购点儿。

        从最开始的几分钱一只,一直涨到几毛钱一只,是乡下孩子的主要零花钱来源之一。

        一到傍晚,就会打着手电筒,到各种林子里摸爬叉。

        不过,七十年代,手电筒还是稀罕物,由于没有那种条件,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摸爬叉还没有流行起来。

        除了像四丫这种特别嘴馋的,没人愿意冒着掉沟里的风险,抓那玩意儿。

        别说,听王爱朵这么一说,王承舟也有些意动。

        算一算,自打猪头肉和小杂鱼吃完之后,全家人已经好些天没吃上荤腥了。

        干活儿都没力气。

        琢磨着晚上到哪里摸爬叉,一家人迎着朝霞,来到了打谷场。

        在太阳没升起之前,大家伙儿连忙把麦秸垛摊开,上午的时候,晾晒一会儿,就可以碾场了。

        随着夏收工作进入尾声,社员们的热情反而越来越高涨了。

        因为,马上就可以分麦子了。

        那可是一年下来,除了红薯之外最重要的口粮,谁心里不期待呀?

        即便干着活儿,都在默默算计着自己的工分,看看能分多少麦子。

        王红河和李玉珠自然也不例外。

        麦收之后,家里准备盖房子,盖房子就得管饭。

        照往年,四口人,夏收之后,可以分到六七百斤小麦,够一家人半年吃的。

        剩下的,就得靠红薯面和苞谷面贴补。

        可今年要是盖房子,每天都得管十几个工人吃饭,十来天下去,都能赶上一家人几个月消耗的了。

        若是不精打细算,来年,怕是还要闹饥荒。

        “不行啊,这分了麦子之后,白面可不敢敞开了吃。顶多逢年过节,再加上来客了,才能吃一点儿,不然,家里的面缸,早早的就要见底了。”

        “不吃就不吃吧。咱俩尽量少吃,给俩孩子多省点儿,要不然,一年到头吃不上白面,熬渴的不行,影响他们长身体。”

        王红河和李玉珠一边翻麦子,一边小声嘀咕着。

        四丫头上扣了个大草帽,把整个脑袋都罩住了,只露出纤巧的脖颈和白净的下巴,显得呆萌可爱。

        就是身上穿得朴素了些,要是能换上连衣裙,赤着脚丫,怕是也能成为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她原本怕晒黑了,一直低着头,默不作声的干活儿。

        可听到父母的议论,一下子就火了,杵着大叉,没好气儿道:

        “啥叫给俩孩子省一点儿?我不是小孩子!”

        “让当爹娘的眼巴巴看着,谁能吃得下去?”

        “要吃就一起吃,要不吃就一起饿肚子,净想着祸害孩子!你俩是想让我和我哥被龙王爷抓走是不是?”

        农村一直有打雷下雨天,神龙巡视人间的传说,发现哪个地方恶气升腾,就会下来察看。

        若是见到不孝顺的儿女,便会乘着雷霆,把人抓走,剥皮抽筋!

        所以,下雨的时候,村头儿的哪颗大树要是被雷劈了,当天,全村儿的老人都能改善伙食。

        因为,那可能是龙王爷对不肖子孙发出的警告。

        即便是再刻薄的儿子和媳妇,都得战战兢兢的,赶紧当一天孝顺儿女。

        现代人可能认为是迷信,并对此嗤之以鼻。

        可数千年来,正是这种朴素的鬼神观,维系着人间的伦理秩序。

        见这小妮子气鼓鼓的,冲着爹娘发火,大家伙儿瞅得直想笑。

        李玉珠忍不住瞪了她一眼,可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王红河咧着嘴,翻着麦秸,虽然没有说话,可笑成菊花的脸上,满是欣慰。

        王承舟则是一脸无奈。

        说来说去,还是粮食产量太低,分散到各家,都不够填饱肚子的。

        即便搭配上红薯和玉米,一年到头,日子也过得很紧巴。

        必须靠着野菜,才不至于饿死。

        想着想着,心里头发狠,说什么也得靠着西瓜霜挣一笔钱。

        要不然,房子盖好了,吃的却没了,也太让人糟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