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喀尔喀 朝鲜(2 / 2)

加入书签

        胤禩的战争理由很粗暴,就是乌里雅苏台将军联合喀尔喀蒙古诸部,投靠伪帝雍正。

        这一听就是纯扯淡,胤禩压根没去跟喀尔喀通信。而且喀尔喀严格来说是迫于喀尔喀压力,才归顺满清自保。

        <div  class="contentadv">        满清对喀尔喀也一直都是羁縻统治,因为太过偏远严寒,统治成本太高。

        但这不重要,就一个借口而已,只要漠南诸盟旗“信”了就行。

        虽然大家都是蒙古人,但漠南、漠北可不一样,甚至于蒙古汗庭正统也是在漠南。

        喀尔喀是有自己的汗庭的,不仅是漠南、漠北的互相敌视,就连漠南诸盟旗,不用满清刻意分化政策,整个漠南也是诸汗林立。

        明末林丹汗会败亡皇太极手里,一方面是林丹汗过于自负,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林丹汗试图重建蒙古国。

        这损害了那些漠南诸部汗王的利益。

        虽然跟了满清以后,这些汗王反而更后悔了。

        喀尔喀蒙古分六个汗部,距离辽东最近的是喀尔喀东路格根车臣汗部,也是原来的车臣汗国。

        与车臣汗紧邻的是土谢图汗,这俩汗部最先遭殃。

        盛京索伦兵加上漠南诸盟旗的蒙古骑兵,拢共聚兵三万,由胤禵率领突袭两大汗部。

        这两部加起来,骑兵数量肯定不止三万。但平日里散居草原放牧,压根想不到会遭自己人背刺。

        来不及聚兵的两大汗部直接被盛京、漠南诸部联军杀进汗廷,车臣汗衮臣、土谢图汗旺札勒多尔济直接战死。

        其中土谢图汗旺札勒多尔济最懵,他对满清一向忠心,甚至康熙六十年还被册为斡齐赖巴图土谢图汗。

        怎么突然就被自己主子给灭了?

        也不能算灭了,因为满清随后便在两大汗部再拥立车布登班珠尔为新任车臣汗,敦丹多尔济为新任土谢图汗。

        另一边,朝鲜的境况更烂,朝鲜本来就被雍正连续敲诈过两次,国内已然爆发大规模饥荒,百姓都快闹起义了。

        现在又被满清不由分说,发兵劫掠,整个朝鲜北部都被那些盛京八旗杀的十室九空。

        如此连番的内忧外患之下,朝鲜王李昀终于不负众望病逝了。

        历史上,他其实今年也该死了,能活这么久已经算是奇迹了。

        那些朝鲜朝臣们先是为其火急火燎上了庙号谥号,然后便是就谁来继位之事爆发争执。

        李光佐、赵泰亿等少论派认为应当即刻迎回李昑登基,但金一镜、睦虎龙为代表的老论派却认为李昑既是罪人,就已经没有王位继承权。

        是的,李昑的王世弟身份已在去年就被废掉了,理由是其擅自勾连明廷,还带回了一封册其为王,废李昀王位的诏书。

        虽然李昑并未想将其公开,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走脱了消息。

        李昑这个王世弟就这么被那些老论派大臣给废了,连带其东宫不少官员,还有那个朴文秀一起,都被发配济州岛为奴。

        这事还被顺带禀报了清廷。

        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朝鲜大臣有些太拽了?

        然而,李昀时期的老论派就是这么厉害。

        因为李昀体弱多病,几乎不能治理国家,王世弟也是因此才立。

        但即便立了王世弟,李昑也还是在老论派权臣手下险死还生。好不容易登基也是一再妥协,直到少论派根基稳固才一朝借力发动。

        金一镜、睦虎龙等老论派不想拥护李昑这个麻烦,认为应当拥护李器之(李颐命之子)为王。

        不过马上就被李光佐、赵泰亿这些少论派以同样都是罪人之后(李颐命被康熙以大不敬赐死)为由,严厉否决。

        于是乎,这么个朝鲜小朝廷,因为王位继承权问题,引发新一轮党争。

        明明国内已经民怨沸腾,满清又在北方大肆劫掠,马上内部都要爆发起义了,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党争。

        这也符合朝鲜一贯传统,从东人、西人党争,东人逐渐分化为南人和北人。

        北人又分成大北、小北,再到大北派、南人退场,西人当政。

        西人随后又分化为老论、少论,老论又分东党、南党、北党,少论也分为峻论(强硬派)、缓论(稳健派)。

        讲究一个有丝分裂,生生不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