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意识流科幻小说(2 / 2)
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刘振云一开始有点奇怪,因为这部小说跟周彦的《树洞》以及《镇长之死》都不太一样。
不过后来他忽然想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又觉得这可能就是周彦的风格。
《清水里的刀子》里面的叙事方式,就有这方面的迹象。
莫言看稿子的速度很快,两三百页的稿子,他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把手头上的稿子看完之后,莫言看向正在认真工作的周彦,“下面没有了?”
周彦抬头笑道,“你已经看完啦。”
“嗯,看完啦,你的手稿很整洁,看起来不太费力气。”
周彦的手稿确实非常整洁,第一,他的字很工整,并不十分潦草,第二,稿子中间涂改的地方并不多,即便是有涂改的地方,他也留了足够的空间,不至于因为空间小而弄的黑乎乎一团。
“小说肯定还没完,不过稿子就这么多了。”
“啊?”莫言一脸惊讶,之前史铁笙并没有告诉他们周彦的小说没有完稿。
“为什么没有写,是写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么?”
不同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方式不太一样。
有些作家,写作之前,喜欢把大纲弄得非常细致,然后才开始写作。
有些作家,是脑海中有了完整的故事,然后再动笔写。
还有些作家,脑海中压根没有具体的故事,有个大概的想法就开始动笔了,至于故事如何,完全是边写边想。
莫言跟周彦不熟,也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
如果周彦是属于第三种,那可能是还没有想到后面该怎么写。
周彦笑道,“其实也没遇到什么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有点忙,没时间写,另一方面呢,是因为一开始想写这个故事的热情慢慢消退了。”
对于周彦的解释,莫言完全不能理解。
要说忙,晚上加加班不就行了?
如果是他有一篇小说待完工,那他可以放下手边上所有的事情,专心来写小说。
而且在他看来,周彦也不是忙到完全没时间写这篇小说。
比如昨天,他们还在一起闲聊天,今天上午也是。
包括他们在打牌的时候,周彦也旁观了,这些时间,不能拿来写作么?
至于第二个理由,他就更加理解不了了。
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几万字,只是因为热情退却就不往下写了么?那已经写完的这些算什么,又怎么办?一直放在抽屉里面吃灰么?
而且在他看来,这部小说显然写得很好。
既然写得这么好,为什么热情会退却?
还有,既然稿子没有写完,那张守仁过来看什么稿子?
“你还准备写么?”
“看情况吧。”
那边正埋头看稿子的史铁笙说道,“别看情况,必须写,不管你多忙,这稿子必须写完。”
听到史铁笙这话,莫言笑了起来,“是啊,你可得把小说写完,不然不是把我们几个给坑了么?后面还有多少篇幅?”
周彦想了想,说,“大概还有三分之二吧。”
“还有这么多?”莫言有些惊讶。
他看过的这些稿子,至少也有五万字,估摸着能有个六七万字,还剩三分之二的话,全篇大概就有二十万字左右。
二十万字的小说,篇幅倒也不算很大,毕竟他去年出版的《丰乳肥臀》就有五六十万字。
只不过他没想到,竟然还剩下这么多。
还剩下十几万字,这要写到什么时候?
主要是莫言也不了解周彦的写作速度,如果周彦的写作速度跟余桦一样,那这部小说估计还得一年才能完本。
如果周彦的速度跟他一样,那就快了。
毕竟他写《丰乳肥臀》的五十几万字,只用了八十多天,三个月不到,平均每天写七千字。
莫言其实还想问问小说后面的故事,不过还是忍住了没问。
随后他叹了口气,“早知道不看了。”
听他叹气,周彦笑着起身,准备去给他杯子里面添点水。
不过周彦刚起身,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
门推开了,前台的小李笑着说道,“老板,有位张先生找你。”
周彦已经看到了站在小李侧边的张守仁,他笑着上前,“张主编,请进。”
听到张守仁到了,正在看稿的刘振云跟余桦也站起来跟他打招呼。
张守仁想到了余桦跟史铁笙在,倒是没想到莫言跟刘振云也来了。
看到他们手里的稿子,张守仁眼睛一亮,“这莫不是……”
史铁笙笑了笑,“就是周彦的稿子。”
“你们已经在看了?”
莫言笑道,“我已经看完了。”
“怎……”
张守仁差点要开口问莫言怎么样,但还是忍住了。
他既然已经到这里了,那么稿子如何就不需要去问别人了,他自己去看便可。
“来,来,把看过的稿子给我看看。”
余桦排在最后一个,已经看完的稿子全在他那里,他便将手里的稿子全交给了张守仁。
张守仁掂量了一下,也没再说什么,找了个地方开始看了。
周彦没想到张守仁这么急,他本想着跟张守仁寒暄几句呢。
见张守仁已经坐下,周彦边去给他倒了杯茶,又给其他人添了水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余桦也把所有的稿子看完,既然跑到旁边聊了起来。
对于这半部小说,几人都给了充分的肯定,只有余桦说了个缺点:“稍微有点啰嗦。”
听到余桦说啰嗦,史铁笙却不同意,“这种叙述方式,就是要啰嗦一点,这复合人们在追溯过去时的状态,而且视角是个女性,这就更正常了。”
刘振云点头道,“倒也不是啰嗦,只不过细节方面描述的比较多,而且很多地方都是琐碎的生活日常,对你这种急性子来说,是啰嗦了一点。”
莫言则笑道,“你的《许三观卖血记》不啰嗦么?一个事情翻来覆去地写。”
“那不一样。”余桦顿了顿,“我依旧认为写的有点啰嗦,不过并不妨碍它是一部很好的小说。”(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