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谁不想要个耶路撒冷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66章  谁不想要个耶路撒冷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热的暑假已经逐渐过去。

        而在这个暑假里,陆良就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论文。

        如果是放在以往,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足够让陆良完成至少五六篇论文的撰写是。

        但这一次,陆良只写完了一篇论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陆良在这个暑假偷懒了。

        而恰恰相反的是,在这两个月的暑假里,陆良几乎是每天从早到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坐在电脑前面写论文。

        而陆良所完成的那篇论文,正是关于肺癌和PD-1/TIGIT抑制剂的研究。

        之所以花了这么久的时间,纯粹是因为,试验数据太多了。

        除了整理数据之外,陆良还得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片,然后挨个挨个去调整。

        可以说,仅仅只是数据的整理、图片的绘制,就足足花费了陆良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

        最后是论文写作思路的考虑。

        关于论文该怎么写,陆良更是和季鸿讨论了好几次。

        陆良原本的计划是,将所有的试验数据全部拆分开来。

        这样所有的试验数据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可以说是将数据利用到了极致,不浪费其中任何的一个数据。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么做的话,论文的数量会很多。

        大概能写个十几篇的论文,这对于陆良来说,那可都是源点啊。

        但在陆良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季鸿后,季鸿在权衡了很久之后,最后还是否定了陆良的这一想法。

        和陆良的想法不同,季鸿建议陆良将所有的试验数据全部汇总,撰写成一篇论文。

        而季鸿的观点也很简单。

        因为陆良这么做,能写出来的论文固然很多,而且每一篇论文的含金量都不会低。

        但对陆良来说,绝对不是收益最高的一种方法。

        季鸿认为PD-1/TIGIT抑制剂的研究在肺癌领域,可以说是一个跨世纪的研究。

        PD-1/TIGIT抑制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肺癌的治疗。

        让肺癌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彻底沦为了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

        这个成果如果发表出去,那绝对是轰动整个领域的大新闻。

        甚至可以说,将来科研人员在再一次谈论起肺癌的时候,第一时间往往就会想到陆良的这篇论文。

        这种感觉就好比,人们在谈论起物理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牛顿、爱因斯坦。

        在谈论起进化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达尔文。

        讨论起遗传的时候,第一时间往往想到是豌豆射手孟德尔。

        讨论起3D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耶路撒冷。

        这才是所有科研人员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的境界。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形容一下,季鸿还没有疯到认为这样一个研究就能让陆良比肩牛顿、孟德尔等大佬的程度。

        但这确确实实是在肺癌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因此,将所有的数据整理成一篇论文,这对于陆良来说,才是收益最大化的事情。

        季鸿的这种说法也确实让陆良感觉到了心动。

        毕竟,谁不想有个耶路撒冷了?

        于是陆良就按照季鸿的说法,开始整理这篇论文。

        不得不说,这篇论文的工程量远比陆良想象中的要庞大。

        首先就是数据的整合,平常的论文中,陆良都是三四组数据整合成一张图。

        而现在是十几二十组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