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就是他的错,能怨得了谁?(2 / 2)

加入书签

        【冒顿开战不久后就佯装失败退兵,刘邦则率领轻骑冒进,最后在白登被困七天七夜,也就是后世的白登之围。】

        <div  class="contentadv">        【最后,刘邦派人给冒顿的将领送上财物,让他们为自己说话。】

        【同时,随着与冒顿约定好的部下没有按时抵达,让生性多疑的冒顿担心这是汉军的计策,因此对包围圈进行了调整,才让刘邦趁机逃出。】

        ——

        汉朝初年。

        看着神迹当中再一次出现自己当年的失败耻辱,刘邦却一脸的坦然。

        神迹说的极其公道,这就是他的错,没有什么好争辩的。

        或许也有他想要将匈奴一次性解决,一战定胜负的想法,让子孙轻松的想法和初心。

        但不可否认,他当时确实沉浸在了战胜项羽、创立汉朝、削弱诸侯王的种种功绩当中,茫然地率领着轻骑追击,却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这就是他的错,能怨得了谁?

        【这种并不高明的计策就这样起到了作用,随着刘邦的逃脱,汉朝正式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

        汉朝,元狩四年。

        虽然看到了先祖以往的耻辱,但刘彻却面色沉静,眼神中依旧是自信的光芒。

        纵然高皇帝的耻辱无可粉饰。

        但他乃至他的父皇都认为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耻辱就是耻辱,就是用来警醒后人的,必须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下来,才能让子孙后代引以为戒。

        当时的大汉确实不如匈奴,只能通过和亲这种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和平和还不是真的和平。

        如此又怎样,那些骚扰并没有阻止大汉恢复国力,如今大汉已然再度强盛了起来,是时候一雪前耻复仇了!

        【和亲政策虽然换来了汉朝整体上的和平,但国家的颜面却依旧在被羞辱。】

        【一方面,匈奴屡屡骚扰边境,用行动表明对汉朝的不屑。另一方面,冒顿本人还用个人行为嘲讽汉朝。】

        【刘邦驾崩后,冒顿写信给吕雉,大致内容就是:我们两个分别统治中原和关外,可偏偏都是孑然一生,不如我们共同相伴?顺带着诸多贬低汉朝的话。】

        【吕雉看到信的内容后勃然大怒,命人将其彻底焚烧。】

        【可因为汉朝下国力衰弱也只能先忍了下来,回信自称:自己年老色衰,发齿脱落,不足以自见。】

        【莫顿收到回信后可能也明白没有办法从上层瓦解,便再度派使者前来汉朝,请求和亲。】

        ——

        汉朝初年。

        刘邦脸色少见的极其冷峻,他与吕雉确实不和,也不太喜欢两人的儿子刘盈。

        再加上他本身是汉朝的创立者,很多事情都是从大汉的利益上来衡量,因此吕雉当时的应对可谓不完美。

        为了大汉,君主的个人颜面损伤一些又如何?

        况且也没有实际损伤到威严,倘若是自己,也不会做的比这更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