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也是老资本家了(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投资发电厂的安然,投资钢铁厂的浦项制铁,投资电信的沃达丰,损失非常惨重。

        2002年,颁布《集合投资准则》,细化对REITs的监管。

        “您放心,我会的。”

        资本伦里马老爷子写的很准确。

        只要不是一棒子打死,让这些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就可以不断的割韭菜。

        一一一.二五三.二一七.五六

        有了利益交换,淡马锡控股卖掉凯德集团的可能性就大了不少。

        “为什么?”

        小妾生子太普通了。

        毕竟,凯德集团在新加坡房地产市场里也只是巨头之一,在它上面还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远东集团、新加坡航空地产和新利基地产有限公司。

        “五成还是太少了。”

        当然,真正让凯德发展起来的还是庞大的华夏地产市场。

        新加坡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REITs大量优惠,包括避免双重征税、允许公积金投资  REITs、国内外个人投资者持有REITs获取的分红免税等措施。

        众所周知,信托具备法人性质,可以跟公司一样,在证券市场上市。

        只可惜凯德集团当时似乎并没有料到由于新加坡制度不完善、公众对REITs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公司第一只REITs凯德商用信托未能发行成功。

        结果人家吃饱喝足小脸一抹,回头就把全部华夏互联网企业全给禁了,市场留给自己人。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徐总,您是鸿蒙的创始人,淡马锡是鸿蒙的大股东。

        傅继勋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而且汉华旗下的几支基金里,相信淡马锡也有一定的份额。”

        这里就不细说了。

        其中住宅开发收入占比最高,2001年占总收入61%,其次是商业物业出租,占比  18.4%。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一部分一部分的卖,分批转移。

        可以说,小算盘打的叮当响。

        凯德集团成立的时间并不长。

        印度之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外国公司出手,且不怕影响本身的投资环境,显然也很清楚这些外国公司的尿性。

        好在凯德40%的股权掌握在淡马锡控股手里,属于亲儿子。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

        第三,凯德集团的轻资产战略比较对他的胃口,也代表着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真想要在三哥家赚到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卖他们做不出来的东西。

        不做印度就不做吧,反正市场也没多大(现在的三哥GDP还不如南韩,全球十名开外)。

        但他一个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没打算去触大老板的霉头。

        因为发电、炼钢和电信这三个行当,印度国内都有可以取而代之的公司。

        干死你们,正好肥一波自己。

        为了更好的适应房产市场发展的需要,减少竞争,两千年的时候百腾置地和发展置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凯德集团。

        根据数据,2001年凯德集团有息负债达到90.6亿新元,净负债率达87%,导致当年集团有4.3亿新元的利息费用,进而导致集团当年亏损2.8亿新元。

        虽然高杠杆是所有房企的基本特征,凯德当年债务过高看似也无可厚非。

        左手倒右手也玩的很溜。

        第一,它的股权相对集中,只要搞定了淡马锡控股,就能把公司买过来。

        孙志楠是‘玄武亚洲·新加坡私募股权基金’的负责人,也是汉华新加坡分公司的负责人。

        “老傅,以你的能力,我不担心9号基金的未来。接下来的几年,除了发展好9号基金,你也多多协助一下孙志楠,把汉华新加坡公司发展好。”

        同样的例子还有国内这帮在三哥家做互联网的。

        徐良点了点头后,“了解凯德集团吗?”

        国家也不允许。

        为了摆脱高负债的困扰,凯德的管理层开始向转型轻资产战略。

        新加坡房产巨头百腾置地和淡马锡控股旗下的房产公司‘发展置业’分别造成了3.8和1.9亿新元的亏损。

        至此,凯德集团已经完成向“开发商+基金经理”的转型,并且借助于REITs募集的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

        如2001年,颁布《证券和期货法》,对REITs上市作出具体规定。

        听着他意有所指的语气,徐良微笑着点了点头。

        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给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002-2007年共收购9项物业,包括IMM大楼、新加坡广场、来福士城等优质物业。

        傅继勋微微皱了皱眉,虽然他不是很清楚,徐良为什么这么讨厌印度。

        “负债。”

        地产增值的空间很有限。

        二十年就到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