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退无可退(2 / 2)

加入书签

        太子刘据气冲冲的找到了太子少傅石德,开始发泄不满。

        “太子冷静!”石德劝慰起来。

        <div  class="contentadv">        “好,孤冷静,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还不信,他能无中生有?”

        太子刘据刚刚说完,一个东宫侍卫就进来了,“太子,太子,大事不好了,江充那贼人说在咱们宫中找出的木偶最多,还有写在丝帛上的文字,内容都是大逆不道,应当奏闻陛下。”

        好家伙,江充真的顺利地在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宫中挖出了一堆木偶。

        其实是他自导自演的,至于真的有没有,不重要,他说有,那就是有。

        这一下,刘据冷汗直冒,“欺人太甚,简直是恶意栽赃,父皇为什么不见孤?门都不让进,孤几次派去甘泉宫的使者都被拦在了门外,老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太子的老师有六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前者称三公,或又称“东宫三师”,作为太子的导师,后来多为虚衔,并无实职,汉朝的太子太傅是教武的,后三者称三孤,是三公的副手,后来也多是荣耀的虚衔。

        如今的太子太傅是刘瀚,主要负责教武,其实他也没有教什么,太子少傅是石德,他是万石公石奋之孙,石庆之子,继承父亲石庆的爵位,为牧丘侯,曾任官太常,主要负责教太子文学方面的东西。

        人家爷爷可是九卿的大官,老爹是当过丞相的,他现在是太子老师,如果太子倒下了,自己怕是也会一蹶不振,弄不好被砍头,他略微思索一下,便对太子说道:“先前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伉等都被指犯有用巫蛊害人之罪而被杀死。

        如今巫师与江充又从宫中挖出证据,多半是他们构陷的,太子您自己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现在只有假传圣旨,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彻底追究其奸谋。

        况且陛下有病住在甘泉宫,皇后和您派去请安的人都没能见到陛下,陛下是否还在,实未可知,而奸臣竟敢如此,难道您忘了秦朝太子扶苏之事了吗?”

        一提到扶苏的事情,太子刘据就冒冷汗,要是当年扶苏上位,估计没有大汉什么事情了,二世而亡的大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是呀,孤死了倒是小事,不能让大汉社稷落到奸贼手中,不过他们应该没有这么大胆子,为了以防万一,孤不如前往甘泉宫请罪,看父皇是否活着,或许能侥幸无事。”

        刘据打算亲自前往甘泉宫,但江充却抓住刘据之事逼迫甚急,加上石德多次劝说,“太子,不可冒险,若是陛下真有好歹,这大汉社稷都在您头上了,怎么能冒险?”

        刘据又派人去甘泉宫,还是没有见到汉武帝,他一时间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按着石德的计策行事。

        其实石德分析得很清楚,当前形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武帝已完全被江充蒙蔽,如果向武帝解释说木偶是江充栽赃,武帝必然不信;

        二是武帝已经死于江充之手,所以江充才如此肆无忌惮。

        但不管哪一种情形,都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江充再说。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太子刘据出生,武帝大喜,便命令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同时,为感谢上苍赐予他的第一位皇子,仲春二月,武帝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夏四月丁卯日,汉武帝将时年7岁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

        到现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刘据七岁为太子,如今38岁,当了31年的太子了,他在大汉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只等汉武帝一死,便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了。

        其实,前期他和汉武帝感情真不错。

        汉武帝常年外出游幸天下,每每出宫便将诸事交付给刘据,宫中事务交付给皇后。如果有所裁决,待武帝回宫后就将其中最重要的事向他报告,汉武帝也没有不同意的,有时甚至不过问。

        唯有在施政方面,两人相差较大,这也是汉武帝经常说子不类父的原因。

        汉武帝用法严厉,任用的多是严苛残酷的酷吏;而太子性格宽厚,却也有固执己见的一面,经常将一些他认为处罚过重的事进行平反。

        刘据这样做虽然得百姓之心,但那些执法大臣皆不高兴,卫子夫,还有刘瀚都劝解过他,害怕他长此下去会引来祸事,每每告诫刘据应注意顺从武帝的意思,不应擅自有所纵容而宽赦罪人,但刘据依然有些我行我素,大概是没有吃过苦,所以看不得人间疾苦。

        汉武帝以前听说此事之后,其实内心是赞赏太子的做法,认为他有自己的坚持,可有些东西,随着时间会慢慢改变的,权力这个东西,往往具有唯一性和腐蚀性……

        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子不知父,父不知子,父子相疑,近乎要兵戎相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