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出征东下(12)(1 / 2)

加入书签

第85章  出征东下(12)

        坐在首位上的朱简灼微微颔首,然后开口吩咐道。

        “王首辅,你即刻带领内阁,着手为大军筹备出征所需的钱粮军械。”

        “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大军所需的粮草军械供应不出问题。”

        语罢,他又将目光看向了刘获,开口说道。

        “刘获,征兵处的工作要继续紧抓。”

        “我军现在和清虏比起来,军队数量依旧是最大的短板。”

        “尤其是在大军主力东下广东之后,这个短板会越发明显。”

        “是故,我们必须趁着当下的这个战略空窗期,继续扩大征兵规模。”

        朱靖垵也是点头说道。

        “我军主力在东下广东,打完肇庆之战后,就会趁着清廷在广东的兵力空虚,向广州进军,到时候,广西方面会异常空虚。”

        “扩军之事越快越好!”

        如果肇庆一战,明军能一战打掉广东清军主力。

        到时候,朱靖垵就会趁着这个大好良机,直接向广州进军,以求迅速打开广东方面的抗清局面。

        以免被清军调集数省兵力,围死在广西。

        到时候,他肯定无暇顾及大后方。

        为了保证安全,广西这边的兵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毕竟,只有大后方稳下来了,明军才能放心在前线征战。

        如果肇庆一战明军战败,那就更不必说了。

        这种情况下,朱靖垵将会需要大量的生力军补充军队战损,用于稳固战线。

        对兵额的需求只会更加紧迫!

        随着一道道的命令下达,明军上下都在全力做着战争准备。

        在西面和南面不断进取,攻城拔寨,扩大势力范围的明军主力,也是接到命令,被召回了金田镇。

        在金田镇修整的同时补充战损和军械,随时准备出征。

        而一队队新兵也是在做着出征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量的粮草军械被从仓库中运出,运到了明军水师的船只上,装船准备起运。

        ……

        满清乾隆四十二年,大明崇祯一百四十九年,西历1777年。

        五月初五,黔江岸边。

        宽阔的黔江水面上,一条条大小船只前后排开。

        船只的桅杆上,红底黑字的明字大旗随风猎猎。

        明军的水师主力汇聚于此,一条条船只前后相连,望不到边。

        虽然现在明军的水师主力,大多都是舢板小船,但子啊数量这方面却是相当的可观。

        足足有二三百条大小船只!

        除去这些战船之外,还有一部分为数不少的民船,专门用于运输粮草辎重,保证大军的后勤供给。

        朱靖垵站在岸边的码头上,面向自己的父亲,单膝跪地开口说道。

        “儿臣这便去了,父王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大明是在四月中旬接到的广东清军主力汇聚肇庆的消息。

        在接到消息之后,当即便开始全力备战。

        前后只用了二十日左右的时间,大明这边便做好了大军出征的准备工作,这个效率不可谓不惊人。

        现在的明军共有陆军战兵一万一千余人,差不多也就是四个满编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兵力总数约为两千人的水营。

        朱靖垵此次率军东下,一口气调动了三个营的战兵,以及水营的全部兵力。

        金田镇,以及大傜山,来宾,贵县等三条防线上,一共就只剩下了三千人布防。

        此次东下,明军可谓是竭尽全力,倾尽所有了!!

        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朱简灼伸手将自己儿子搀扶起来,然后用力点头道。

        “吾儿放心去吧,去率领王师,为我大明打出一个朗朗乾坤,打出一个海阔天高!”

        “广西这边有父王在,不会出问题的!”

        朱靖垵用力点头,然后立下了军令状。

        “儿臣保证,此战,我大明不胜不归!”

        语罢,他再次向朱简灼叩了一个头。

        然后便在一群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了自己的座舰。

        伴随着一声号炮,令旗招展。

        明军主力开始顺着黔江,浩浩荡荡的东下,向着广东的方向杀去。

        大量的明军战兵列阵走在黔江岸边,浩荡的军歌声响彻四野。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大军一路顺江东下,很快便过了安平。

        在过了安平之后,便都是清军的地界了。

        明军上下不由自主的开始警惕了起来……

        ……

        潘大柱牵着马,随队前进。

        和之前相比,现在他的脸上少了几分憨厚,多了很多的坚毅。

        脸颊上那道狭长的刀疤,更是为他平添了几分煞气。

        在花良村的那一战中,潘大柱率部从侧翼突入清军阵中,横冲直撞,搅乱了清军的阵列。

        虽是九死一生,却也是立下了大功。

        潘大柱在战后便被从百总提拔成了把总,算是一只脚迈入了中层军官的行列。

        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在战场上身披数创,血流如注,甚至连肠子都从腹部的伤口中流了出来……

        最危险的则是他的脸上被清军给劈了一刀,若非钢盔扛了一下,这一刀,差点要了他的命。

        若非他命大,外加大明的军医较为给力,潘大柱怕是已然折在战场之上了。

        但在潘大柱看来,这一切却都是值得的。

        如今的他,已然从一个小兵,摇身一变变成了把总,手下管着三百战兵。

        到哪儿别人都得尊敬着他。

        等他将来有了儿子,他儿子也能被人称一句少爷!

        “潘把总,参将大人有令,命您带队先行,担任大军先锋。”

        “在抵达赤水墟之后探查四周环境,并为大军提前扎下修整所需的营盘。”

        一名传令兵纵马飞奔而来,向潘大柱传令道。

        潘大柱闻言,抱拳道。

        “下官领命!”

        语罢,他便开始招呼自己的下属。

        “快!快!快!”

        “加快行军,尽快抵达赤水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