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词赋满江,异宝出世(2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陈晋还没有享受过这般服务,却也不抗拒。

        等穿戴好各种繁琐的衣服,站到铜镜前一瞧,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玉树临风!

        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换一身衣裳,整个人的气质都为之一变。

        很快出到外面与众人汇合,站到了一起,随即引来不少打量的目光。

        倒不是说“鹤立鸡群”般的出众,其实在场的年轻俊秀,没有哪个长得差的,只是别人对于陈晋入选之事感到惊诧,似乎偏离了安排,显得意外了。

        但文祭将要举行,气氛肃穆,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能寒暄打听。

        对于别人的惊诧好奇,陈晋毫不关心在意,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文祭之上。

        春秋两祭对于文庙十分重要。

        文庙属于神庙的一种类型,只要是神庙,就离不开祭祀。没有祭祀的神庙,就等于是破败被遗弃了的。

        现实如此,内景观也一样,两者互成镜像。

        在神庙体系中,祭祀属于高阶的内容了,要讲礼仪形式,各种步骤。真正的大祭,那绝对是繁文缛节,不知要准备多少事物才行。

        顶级规格的大祭,几乎都与皇家有关,名义极大,譬如“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非帝王不可行。

        不过这般大祭,极为讲究天时人运,往往上百年不会举行一次。

        真正的大祭难得一见,顺排下来,文庙是能排得上号的。

        毕竟这是统治阶层最为正统的庙系,到了时节,祭祀之际都会大张旗鼓。

        而每逢科举考试,也会在文庙中进行祭拜参礼。

        陈晋建了文庙,但处于一种残破状态,想要补全起来,祭祀礼节是绕不过去的门槛。

        单纯修缮神庙建筑,那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可文庙祭祀,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参加的。

        其实平常时候,文庙都不会对平头百姓开放,只有在庙会期间,这才大开方便之门。

        一般人来庙中烧香磕头,烧纸钱元宝等,那只是最基本的祭祀方式,入门级。

        严格地说,那不叫祭祀,只算是祈福许愿。

        所以陈晋才没有在三味书斋卖元宝蜡烛那些,也没有进庙里烧香。

        他想要进行的,是真正的祭祀。

        好比现在。

        文庙文魁大赛的举办,提供了一个晋身机会。

        但这个机会的成功率并不算高。

        陈晋想过,要不要直接出大招,弄一首传世名作,好技压群芳,一枝独秀。

        只是那样的话,就显得太生硬了,而且未必能成事。像这般赛事,由王氏牵头主办,外来者想要分一杯羹很难,文魁名次,可能一开始就排列好了。

        莫说名列前茅,便是寻个突破口都颇为困难。

        陈晋倒不是非入选不可。

        别人家的游戏,别人家的玩法,别人家定下的规则,你想要加入直接坐到牌桌上,凭什么?

        不过陈晋知道些赛事背后的因由,把心一横,干脆剑走偏锋,走个巧路,交了那首小诗。

        皆因五年前被圣人传授五色神笔的姜昌在年少时曾写过一首《咏鸭》,文采甚好。

        这算跟风吗?

        也许吧。

        事实证明,别人走过并取得成功的路子,往往很好走。

        相比之下,少人走甚至没人走的路,却是最难的。

        形式上的跟风只是表面,暗地里,陈晋更下了功夫,第一次用上了文气神韵。

        在《立言篇》的显化下,文气神韵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气息。

        此次施展,用在字里行间,权当是个试验。

        现在看来,试验算是成功的,获得了感应和认可,否则的话,他就不会穿戴整齐地出现在文祭现场了。

        看来文气神韵的效果作用,比预期中出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观者的感观。

        至于如何影响,要看具体场景反应。

        说回文祭,地点自然在文庙当中。

        关于这一点,陈晋倒有些不同想法,他觉得去江边文祭,放河灯,可能更能吸引到圣人的注意。

        当然,他并没有提出建议的立场身份,没人会听。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行伍仪仗,配合着进行祭祀礼仪,并把每一步的程序和步骤都看清楚,然后记住。

        这同样是一种观想的过程,获得感应后,将在泥丸宫内得到镜像,化作修缮文庙的材料。

        如此机会得来不易,必须认真。

        因为认真,而显得十分虔诚。

        落在别人眼里,意外地赢得几分赞赏,觉得“孺子可教也”。

        点灯、焚香、奏乐、颂文……

        一项项进行下来,一丝不苟,井然有序。

        陈晋渐渐沉浸了进去。

        轰隆!

        深沉的夜空突然一声惊雷爆开,紧接着电蛇飞舞。

        正在祭祀的众人俱是一惊,好些人忍不住抬头去看天。

        人群中陈晋反而是后知后觉的。

        哗啦啦的,黄豆般大的雨点已劈头盖脸打下来。

        文祭期间来这一场雨,难道是天兆不吉?

        但这样的话万万不可出口,只能说天公不作美。

        两侧侍候的健仆赶紧打伞撑起来挡雨。

        猛地间下这么大雨,文祭能否继续已成问题,没办法的话,只能安排在室内了。

        陈晋眉头皱起,更有一种被打断的烦躁。

        咚咚咚!

        急促的脚步声起,有小厮跑进来禀告:“大雨倾盆,江水暴涨,浪涛凶猛,有几艘接应的乌篷船躲避不及,被当场打翻,船人生死未卜,附近春楼画舫正在想方设法搭救。”

        王于宝脸色凝重:“如果风雨不休,很可能酿成泼天水祸,便是春楼画舫都难以把持得住,应该让他们尽快泊岸避难。”

        今晚之事,由王氏牵头举办,几名艄公船夫意外地落水溺死,倒没什么,但如果一艘画舫倾覆,那死伤就难以估量,根本承受不起。

        在历史上,金陵江可是发过好几次大水的,最近一次,正是鱼神显灵那回。

        难道今晚,又会悲剧重演?

        咚咚咚!

        又一名小厮气喘吁吁地奔来,脸上满是激动之色:“刚才大江奔流,忽有七色光彩在浪涛中闪现,犹如彩虹,十分绚丽。”

        “异宝出世?”

        这一下,王氏等人连春楼画舫的安全都顾不得去考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