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思想武装军队(1 / 2)

加入书签

第137章  思想武装军队

        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兵,虽然大多不识几个字,但是他们可以看得见实打实的钱粮。

        这比遥遥无期的封侯拜相承诺更震撼人心,也让他们期待以后的美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训练中。

        即便他们之前跟着林曜打了几场解放苏州的顺风仗,可大部分人也只是去凑个数而已,让他们提前见识一下。

        因此在面对队列训练的时候,他们的表现还是参差不齐。

        步兵打仗重在军阵,而军阵的基础是队列。

        这队列也没有想的这么简单,不仅仅只是站成一排走正步,还要听懂号令、旗语、鼓声等等。

        古代军队可没有无线电通讯等高科技设备,将军指挥作战就要用金鼓旗号。

        通过特有的鼓声或者号声把命令传达到基层军官与普通士兵,然后基层军官带领普通士兵去执行命令。

        经过严格的训练,让军官与士兵明白什么声音代表什么命令,形成一定的组织纪律,继而将整支军队凝成一团。

        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得上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到时候训练有数的起义军战场上遇到那些缺乏训练的大宋军队,简直就是犹如三十年金国打宋朝一样,宋军一触即溃、一溃千里。

        再加上林曜的分田制度,对于宋朝那些被压迫的佃农来说简直就是拢聚人心的致命法宝。

        一旦林曜正面战场打出优势,定从者如云。

        林曜手下的教官也没有辜负他的期许,个个亲自上阵,拿着战旗、战鼓,还有号角放在诸多士兵面前耐心的讲解。

        士兵们并没有怠慢,积极的学习。双方都付出最大精力,不久后也成果初现,原本错漏百出的阵列逐渐成型。

        之后的兵器训练也是如此,这些士兵更是充满了好奇。

        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只和农具打过交道,最强的武器可能是家里的那把柴刀,谁也没把玩过杀人利器的钢刀、长枪、巨斧、弓弩。

        这些东西都十分有重量,幸好都是出生农民的士兵,并不缺乏力量,只是因为缺少营养而显得瘦弱罢了。

        而林曜也在他们的伙食中下大功夫,只为建成一支面貌堪比近现代的军队。

        在宋朝逼上梁山比比皆是,可这些地方杂牌势力,只有些许刀枪,大多都没有弓弩、铠甲。

        弓箭、刀剑盾牌、短矛不禁止,铠甲、强弩、长矛禁止。

        毕竟宋朝那个重装铠甲对上没有防御和破甲武器的都是切菜。

        只是有刀枪而没有弓弩和盔甲,这些人根本打不过正规军,但掌控武力的他们也就将矛头指向了之前跟他们一样的待遇的平民。

        官兵们也就不把他们当回事。

        本身宋军内部对于神臂弓这一类的兵器管的就很严,内部列装都不一定齐全。

        军队尚且不够,外人想搞到就很难。不过只要那些军用物资是当官的管的,万事皆有可能。

        可是林曜在“成龙历险记”世界,花费劫富济贫来的资金收购了一个小型的模具武器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