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吞并“两浙路”(1 / 2)

加入书签

第144章  吞并“两浙路”

        从高处往下看,林曜发现这支宋军的队列已经逐渐走向混乱。

        就当前情况来看,这支宋兵已经分成两部分人,争抢者和围观者。

        争抢的一般都是人高马大,大多数就是宋军精锐与地主私兵。

        围观的则是宋军吃空饷凑人数的老弱病残与瘦弱的佃农。

        他们一圈又一圈将整个哄抢人群围了起来,不断寻找机会试图分一杯羹。

        整个队伍就呈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彻底失去了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林曜在山包上埋伏了大量的弓弩手,其主要杀伤武器是神臂弓。

        神臂弓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复合弩。林曜储物空间中的“隐形XLT弩”就是类似于神臂弩的武器,只是材料更轻便更坚固罢了。

        这种公元十世纪的强大武器,射程很远,有强大的破甲能力,为辽国与西夏所深深忌惮,以至于都各自仿制。

        然后组成相应的神臂弩部队,可惜这种仿制的终究差点威力,最后不了了之。

        这种弩想要射击没有近代工艺那么容易,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快速发射的。

        林曜为了增加弩手的火力打击能力,弩手部队都是把弩手分为三个阶段。

        一人负责上箭拉弦,一人负责传递,一人负责接过弩瞄准射击,增加火力打击频率。

        如此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多次射击,足以给宋军短时间内造成重大杀伤。

        林曜缴获与仿制大量神臂弩之后,就优先训练弩手,以达到最大性价比。

        弓手可以向下兼容弩手,但弩手不能向上兼容弓手,就跟汽车的手动挡和自动挡一样。

        林曜对于训练弓手也不过于强求,这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了,但规定弓术作为升职考核必须掌控的军事技能。

        对于这个金银财宝的诱饵,林曜觉得就算主将能反应过来,普通士兵也会中招。

        更何况是成分如此复杂的军队,他们不会有那个纪律水平,对于满地金银财宝视若无物。

        从古至今,能做到纪律严明,破城后见到财物与美色不敢丧失理智的就两支军队,岳家军与戚家军。

        果不其然,那宋军很快就乱了阵型,各自都生怕捞不到油水,乱作一团。

        作为这支部队主将的林昌良看到制止不了后,也加入其中。自第一件财宝入手后,他就再也停不下了。

        林曜看着持续混乱的宋军,感到些许不解。他们的主将呢?不站出来制止士兵疯狂的举动,难道死了吗?

        无崖子也表示有没有这种可能,是宋军的计中计,佯装混乱引诱出伏兵,来一个反伏击。

        可这也不是装的呀?

        战前周密的情报探查让林曜确定这支宋兵是唯一一支征讨军队,没有所谓的伏兵。

        当对方蠢得如此恰到好处,你很难判断他是真的还是装的,就像王者不明白青铜为什么不走位。

        “你预判了我的预判,结果是你想多了。”

        明白了这一支军队是真的烂,不过林曜也提醒众军官,军国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不能奢望以后遇到的每一个对手都这么愚蠢。就算眼前的这些人再怎么拉胯废物,也不代表整个宋国这么垃圾。

        见到如此良机,林曜拿出ssg69狙击枪瞄准宋军中衣着最夺目者的头部,同时果断把握良机,下达了军令。

        “放!”

        一声令下,已经举起神臂弓对准下方的弩手们果断发射,大量箭矢直直地冲着正在疯狂抢夺财物的宋军呼啸而去。

        在这铺天盖地的箭雨中,一颗狙击子弹紧随其后。

        箭雨出弦之时,林昌良隐约感受到不对劲。

        下意识运转体内功力,抬头望向传来声音的地方。

        而就是他抬头的那么一小会儿,三支利箭划破空气,以一往无前之势而来,向他飞来。

        这三支射向身体的弩箭被他的内力所抵御,却没想到后面一颗快速接近的金属子弹,正中他的脑门。

        这位没练过硬功,刚刚庆幸抵御住的家伙,瞬间被狙击子弹击穿了他的前额,强大的动能直接带走了他的头颅。

        就那么一瞬间,这位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将领就这样没了,有时候生命也过于脆弱。

        一个无头尸体应声倒下,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伴随一起倒去的还有他的豪言壮志。

        在场实力仅次于林曜的无崖子,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惊疑不定的看着他手中的狙击枪。

        其他军官只是对这把能发出奇怪声音的烧火棍感到好奇,而他却远远看到一个实力不俗的家伙被一枪带走了。

        即便这是偷袭,还有林曜的远超常人的枪械掌控,也遮掩不住这武器的惊人威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