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蔡琰及笄(1 / 2)

加入书签

刘寒加冠,对外戚也好,对士族也罢,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原本皇帝就对他信任到没边,现在加冠了,他们都能想到——河间王要进中枢了!

        杨赐去年病逝(中平二年(185)九月,司空杨赐死),士族又少了一中流砥柱,袁隗在心中大骂凉州那帮小人,“一年暴乱,被河间王一句话吓得不敢动了,废物!”

        谁能相信,去年闹得那么厉害的羌乱,河间王一句话,羌人愣是三个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是刘寒在异族当中的统治力。

        只是刘寒不是让人信服,而是恐惧。

        杨府。

        司空杨赐病逝,今年杨府定然没有往年热闹。

        杨彪,新任弘农杨氏家主,此刻也满面愁容。

        犹记得父亲临终前的话,弘农杨氏到站队的时候了。

        “辩皇子,协皇子”

        杨彪开始想不明白,父亲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杨氏需要站队吗?

        太后先起身,蔡邕随后起身相陪,太后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

        之后,蔡琰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太后、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亲。

        蔡琰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

        赞者帮蔡琰象征性地正发钗,众宾向蔡琰作揖。

        然后面向挂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

        最后就是三拜,蔡琰着大袖礼服、凤钗出房后,向来宾展示。

        面容清丽,眼睛是深邃的黑色,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神秘又迷人。那眼神里藏着无尽的温柔和善良,仿佛可以透视人心,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

        蔡邕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蔡琰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

        河间王已不是当初只有一点兵马的孩子了,而是手握十万铁骑、掌控幽、并的两州的王,无论新帝是谁,士族必然会因为权力与这位博弈。

        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河间王更是为了这位,已经弱冠了房中都没听说过一个妾,洁身自好。

        然后起身,回到原位。

        二月初二刘寒弱冠,三月初三(上巳节)蔡琰及笄。

        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其次二加,蔡琰面向东正坐,太后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太后接过,走到蔡琰面前,同样跪坐,为蔡琰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

        蔡琰脸红了,微微低下,不再说话。

        同样的流程,蔡琰面向东正坐,太后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凤钗,太后接过,走到蔡琰面前,赞者为蔡琰去发钗,太后为蔡琰加凤钗,然后起身复位。

        众宾也明白,这位日后再皇族的地位,可不是一般高。

        随后二拜,蔡琰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太后,行正规拜礼。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div  class="contentadv">        最后是三加。

        局势不是很明显吗?

        辩皇子登大位,几乎板上钉钉的事,这是共识,还需要站队吗?

        可是,这位的脾气杨家的确要抉择了。

        今天杨彪明白了,原来父亲口中的站队,是指站士族还是站皇族。

        “太后谬赞,臣女嫁给殿下,才是高攀。”

        太后为蔡琰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昭姬甫。”

        有司奉上饭,蔡琰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

        五官精致,犹如天然雕琢的宝石,无与伦比。

        蔡邕虽觉得不妥,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嘴唇如樱桃般娇嫩,微微上翘的嘴角总带着一抹微笑。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形似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

        然后面向西正坐在笄者席上。

        赞者为蔡琰象征性地正笄。

        羡慕吧!

        当然也只有羡慕的份。

        蔡琰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随后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凤冠,这是独属于蔡琰的殊荣,即使是何皇后,都没有以凤钗及笄。

        长发如丝般顺滑,皮肤白皙如玉,光洁而有光泽,似乎能反射出周围一切的美丽。

        其余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不仅如此,为蔡琰及笄的主宾不是哪位朝廷贵妇,而是太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