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黄忠出征(1 / 2)

加入书签

第211章  黄忠出征

        光和四年(187年),今年注定风起云涌,大小叛乱无数。

        中央,因多次出动大军平叛,财政入不敷出。

        黄忠、董卓二人率领的平叛大军,是朝廷最后的资本。

        五月。

        黄忠率两万大军已抵达陈仓。

        右扶风太守名为赵瑶,字元珪,汉中南郑人,犍为太守赵宣之子,少有公望,与其兄弟赵琰等人都以美德而闻名,汉中人李燮,与赵瑶、贾彪、荀爽、张温为友。

        上次张温平凉州叛乱,赵瑶为大军提供后勤,功不可没。

        这次黄忠出征,大军后勤依然要依靠赵瑶。

        “唉!”

        越是不在并州带兵,黄忠越是感慨并州军好带。

        李傕、郭汜乱政时,马腾受汉献帝诏书讨伐李傕、郭汜,因粮尽而退兵,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都后,马腾又参与董承、刘备等人的衣带诏事件准备诛杀曹操,因提前泄密而逃离。

        但日后内战,除非奇袭和双方正面决战,一旦敌人据险而守,骑兵很难取得大的战果,更别提水网密布的江东,大规模的骑兵很难展开。

        #

        黄忠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解冀县(汉阳郡郡治)之围。

        “马腾?马伏波之后?扶风马氏”

        四股势力中,只有宋建似乎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只在本地发展,自称“河首平汉王”。在枹罕县设置百官,做起了土皇帝,割据三十余年,建安十九年(214年),为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所破,灭亡。

        虽然自己手中两万大军行军缓慢,但有着足够的后勤物资,并州军出征,从未打过超过半个月的战争。

        两年努力,黄忠将手下军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算是重新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也是朝廷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黄忠跟在刘寒身边多年,当然知道主公要做什么,看到情报后便知道可以从此人身上做点文章。

        刘寒的想法是打造出一支合成多兵种作战的军队,骑兵不仅要担任作战任务,还要负责运输粮草等作战物资,而步兵除了作战,也要负责扎营、喂马等后勤任务。

        目前,叛军首领为众人推举出来的王国,自称“合众将军”。(人的名字没问题,倒是籍贯有问题:袁纪说他是陇西郡狄道县人;范书《傅燮传》则说他是金城郡人;第三种说他是汉阳郡人,出处有范书《灵帝纪》《盖勋传》引《续汉书》,《董卓传》三处。按照从众原则,王国是汉阳郡人的可能性更大。)

        综合一下,如今凉州叛军的组成部分如下:

        一、湟中义从,以北宫伯玉、李文侯为首,现在两人都成了韩遂的刀下鬼,所以这部分人自然是韩遂的人。

        正史上,马腾与曹操分分合合,马超起兵在先,曹操杀了马腾在后。

        这些情报早已被刘寒手下的情报部队收集起来放在黄忠面前。

        四、汉阳郡的义从军,以王国为首(马腾在里面)。

        不仅如此,轻步兵也要精通骑术,一旦大军展开追击,他们要能跟上骑兵的速度。

        <div  class="contentadv">        步兵与骑兵的训练一样,不能出现短板,某人的界桥之战惨败可是十分鲜明的例子。

        但骑兵就是骑兵,攻坚战、巷战、地形复杂的山地战、树林战还得依靠步兵,虽然骑兵也能变成步兵,但战斗力大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