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大姑姐见马玲(2 / 2)
当胡三妹给车门关上后,只听赵军在旁边道:“大娘,我们走了哈!”
“妈,我们走啦!”赵春也在车上喊道。
“哎!走吧!”胡三妹应了一声,然后一直盯着她那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孙子。
等汽车驶离周家门口,赵军往后视镜上看了一眼,才对赵春道:“姐,我大娘还搁外头呢。”
赵春歪头看了一眼,笑道:“他奶得看车没影儿了才能回去。”
姐弟俩说话时,汽车转弯往北,可还没驶出多远,赵军忽然瞪大了眼睛。
在车前三十多米外有俩人,而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王翠花和马玲。
这娘俩一人挎着一个大包袱,包袱很大,用红棉布裹着。
此时赵春怀里的孩子没动静,可能是睡着了,所以赵军没按喇叭。
而随着车往前开,王翠花、马玲一边往路边靠,一边回头看。
当看到车厢里的赵军向自己挥手时,马玲笑着抽出一只手,向赵军摇了摇。
这姑娘能给她妈织帽子、给他爸织帽子、给她弟织帽子,还给赵军织帽子、脖套、手套,可她自己却是戴了个军绿色的棉帽,手上戴的也是绵手闷子。
手闷子和手套不一样,手套是五个指头分开,每个手指各有一个指套。而手闷子只有大拇指才有单独的指套,其它四根手指共用一个指套。
而且为了防止丢,两只手闷子用绳连在一起,摘下手闷子就把绳挂在脖子上。
这手闷子无论是看上去还是使用,都显得笨拙。可当它配上明眸皓齿、笑靥如花的姑娘时,那笨拙就成了可爱。
赵军将车停在娘俩身前,他推开车门下去,一边从车头前往过绕,一边跟王翠花打招呼道:“大娘!”
而这时赵春把副驾驶门推开,但她抱着圆鼓鼓一个大包裹,她想下车,自己却下不去,只能往外喊道:“花姨呀!”
王翠花和王美兰有同一个太爷,俩人论姐们儿,以前赵春看见王翠花就喊姨。
“哎呦,春儿!”王翠花见状,连忙抬手推车门,试图将其关上,道:“你抱孩子呢,你别下来了!”
“不行,我得下去!小军呐,你过来接我一把。”赵春硬要下去,并喊赵军过来接孩子。
这年头,农村的礼数没有成文的规定,全凭个人感觉来。
两家早就有亲戚,如今赵军和马玲又将成婚,王翠花是长辈,赵春和她又许久未见,今天在这儿见着了,赵春不下车就感觉心里不舒服。
赵军绕过来,接住小外甥,马玲则腾出一只手扶住下车的赵春。
“闺女,下来干啥呀?”王翠花在旁道:“别给孩子整凉着。”
“没事儿,没事儿。”赵春从车上下来,对王翠花道:“花姨,你跟玲儿干啥来啦?”
王翠花一耸胳膊上挂的包袱,然后看了赵军一眼,笑道:“这不是找那吴裁缝,做几身衣服吗?”
“啊……”赵军、赵春一听就明白了,俩家明天过礼。按规矩明天赵家给马家彩礼,马家则把给新姑爷做的衣服带到赵家。
至于赵家给马玲做的衣服,得是过后由媒人给马玲送去。新娘子的衣服不用太着急,不耽误婚礼就可以。
赵春看了眼王翠花挎的包袱,又看了下马玲挎的那个包袱,然后对王翠花笑道:“花姨,你给自己做新衣裳没有啊?”
按理来说,丈母娘给姑爷做衣裳,一般都是做一身。家里条件好的,对自家闺女重视,才会给姑爷子做两套。
想当初,赵家和周家过礼的时候,王美兰就是给周建军做了两套衣服。
但此时马家娘俩一人挎了一个大包袱,看样子四套衣服都不止。
“嗯!”王翠花笑着一点头,然后抬手握住赵春胳膊。
赵春往王翠花身边一贴,王翠花顺势凑到赵春耳边,道:“我给小军做四身衣服。”
昨天晚上,王翠花当着赵军的面没说,此时却是跟赵春说了。
“哎呀!”赵春闻言甚是惊喜,自己在乎的人,也会希望别人一样的在乎。
别看这俩人交头接耳的,但王翠花说啥,旁边的赵军也听着了。他下意识地向马玲看去,却见马玲笑着冲他一眨眼。
赵军微微一笑,而这时王翠花一下看到赵军抱着的包裹。
那孩子被包的严严实实,小脸也被被角盖住,王翠花看向赵春问道:“春儿,我能不能看看孩子?”
“看,看!”赵春连声应道,这年头的父母,除了老来得子,否则很少有太溺爱孩子的。而且,孩子也没那么娇气。
赵春伸手去掀那盖着孩子脸的被角时,王翠花、马玲都凑了过来。
“哎呀呀!”王翠花只看了一眼,就扒拉赵春的手,面带笑容地小声道:“行啦,快给孩儿盖上吧,看一眼得了,别让风给孩儿呲着。”
“没事儿,没事儿。”赵春这么一说,王翠花又多看了两眼,并对马玲道:“你看这胖小儿,多好哈,呵呵。”
“嗯!”马玲眼睛亮晶晶地点着头,那孩子没睡,但很安静,不吵、不闹也不怕人,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面前的两个陌生人。
“你看那孩子,眼睛多亮。”王翠花又夸了一句。
而这时,赵军在旁笑着小声说道:“我姐夫好钓鱼,我姐怀孕前儿,我周大娘天天给她熬鱼汤喝,说是喝鱼汤喝的。”
赵军这话,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赵春的孙子同样如此,下生一睁眼,小眼珠就乌黑锃亮的。
“啊……”王翠花把赵军的话记在了心里,然后点了下头,冷不丁来了一句:“这孩子大眼睛,随我们老王家了。”
赵春:“……”
在场这五个人,包括孩子在内,就她眼睛小,就她随老赵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