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三章 平庸之作(2 / 2)
“狗屁的无价之宝啊,这东西我看着都觉得碍眼,放在那里那么长时间了都卖不出去,今儿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客人,怎么能不卖呢。”店老板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过他还是想要把价格要的高一些。
“这样吧,两万英镑如何?”
“又是两万英镑?我说老板,你今天是跟这两万英镑较上劲了是吧?”张天元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还是再便宜点吧。”
“哎呀张老板,真得不能再便宜了啊,我虽然不知道这画是什么来历,但是却也知道,这是我祖父在一次出差回来之后带着的,听他当时说,这东西花了他足足一万英镑,那个时候的英镑可比现在值钱啊,您怎么着也得给两万英镑吧,实在不行,那我就不卖了,我宁愿把它给烧了!”
说完话,店老板紧张地看向了张天元,他这番话,其实都有一些威胁的味道在内了,如果张天元不愿意的话,他还真不会烧,他宁愿留着也不会烧的。
“哦,这样啊,要不您现在就烧了吧,我正好看看热闹。”张天元可不吃他这一套,本来买这东西回去就是为了研究的,如果超过一万英镑,他就觉得不怎么划算了,毕竟一万英镑那可就是相当于快十万RMB了啊,这在过去他没钱的时候,都能买一辆非常不错的车了。
“这……”
店老板没想到张天元居然是这样的人,一时间竟然哑口无言了,他真得是不愿意烧的,现在又有点后悔自己刚刚所说的话了。
“行了,我也不勉强你了,两万英镑就两万英镑吧,把旁边这幅画当作赠品送给我吧。”张天元看了一眼旁边那幅画,依然是一幅国画,不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一幅很传统的古代画,这是一个叫朱玉的画家所作。
朱玉是一个元代的画家,别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书画收藏圈子里的人,大概对这个人的名字也很陌生。
不过张天元却恰恰知道这个人。
这人的画没有什么特色,只能说是平庸,然而有意思的是,却在拍卖会上拍出过天价。
去年底,上浦博物馆以近三千万元的天价,拍下了元代画家朱玉的《揭钵图》。此后,质疑之声不断。不少人认为,朱玉在中国绘画史上籍籍无名,当不起这样的高价。事实上,近年来,书画界藏家的“好古”之风日盛,古代书画中不少无名之辈的平庸之作日益受到追捧。
这样的事儿里头有什么猫腻,张天元也不知道,不过他认为博物馆之所以花钱拍下这东西,大概并非因为其艺术价值,而是因为去考古价值,毕竟它是一幅古画。
作为一名古书画鉴定家,张天元起先是没听说过朱玉,也没看过《揭钵图》,其成交价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也不会成为古书画市场的标杆。但他认为,哪怕画家在历史上没多少名气,作品不具有代表性,收藏这样相对平庸的古书画,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甚至远胜于当代书画。
任何古代作品都有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些作品即使艺术性不太高,但出自一个有影响的古人之手,那它的价值也应该比较高,因为它的文物价值高。
其实关于这个,张天元早就注意到了,类似的就有那么一幅王士祯的书法手卷。王士祯的诗名、文名都很著,但关于他的书法,人们所知甚少。其实文献资料中也有相关记载,他的书法很不错。这件作品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空白,这就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了。另外,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也很有意义,写的是他同时代的诗人顾秀野辞官归家的事,正好补充了史料的不足,对考证顾秀野的生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这样的作品,收藏价值就非常高了。
当然,如果让张天元单买朱玉的画,张天元是不愿意出手的,觉得没意思,水平一般,可是如果是当作赠品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他也看了这幅画的标价了,这位老板给朱玉的话标价是五千英镑,也就是四万多RMB,这个价格真得不高。
“这样不好吧,这东西五千英镑呢。”
“什么就五千英镑,你标价五千英镑,便宜点不就两千英镑了吗?我可是买了你将近四万英镑的东西,你竟然都不舍得拿这东西当成赠品?我可是告诉你啊,朱玉的画很是普通的,基本没人要的。”张天元相信,就算是国内很多知名的研究学者也对朱玉不甚了解,这个洋人就更不了解了,他这么说,对方绝对无法反驳。
“再加一千英镑吧!”店老板咬了咬牙道。
“最多再加五百英镑。”张天元脸色阴沉了下来道:“实在不行的话我就不要了,您留着当宝贝就行。”
他心里头是蛮生气的,我没有白要你的东西就不错了,娘的一帮强盗。
“得得得,那就一共是三万五千一百英镑,成交了,我帮您把东西包好了。”店老板一合计,这样的买家将来未必遇得着啊,今日要是不卖,以后可未必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干脆就答应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