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权责统一(4k)(2 / 2)

加入书签

        其他的课程倒是可以参照如今扬州几所学校先进的经验,这些年扬州几所学校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除了国语(语文)外,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课程就是数学。

        <div  class="contentadv">        从一加一到基本的加减乘除,然后到两元一次方程式,采用的自然是阿拉伯数字。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任何的自然科学都需要用“量”来衡量和说明其包含的一切原理、规律、法则。而“量”就要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且数学与识字一样,与大明百姓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大一些的,当官的要想不被下面的人懵逼,账目要看懂把。

        军队里的士兵,进行地图测绘,也需要用到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小一些,即便是小摊小贩,算账同样离不开这个。

        除了语文、数学外,第三本教材是自然科学。

        这是一本集化学、物理、天文地理为一体的教材,里面会给学生们讲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比如风雨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山河地貌分成多少种等等这些自然基础知识。

        然后便是体育、琴棋书画这些非文化课程。

        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为健康的人格提供物质基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杨宪可不想日后培养出一堆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弱鸡。

        琴棋书画这些非文化课程,则是可以陶冶孩子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

        识字、学习、全民教育,是强国之路。

        这些工程都极为繁琐浩大,如果换做其他穿越者,没有几年时间根本搞不定。

        就拿拼音来说,你可以回想一下,什么子根、韵母、声母,现在是否还能系统性地将其写出来。

        虽然这东西已经融入血液当中,成为本能,可要将其重新提炼出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在杨宪拥有系统。

        兑换一些教材出来,对他如今海量的功绩点而言,洒洒水。

        出于心里那一丝不愿自我矮化的狭隘民族主义心理,杨宪准备推行的是汉字注音符号,而不是拉丁字母。

        反正两者之间基本可以互相转换,而且后世台湾省已经实践过这一套确实可行。

        并不会比拉丁字母的版本难上多少,稍微聪敏一些的孩子,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了。

        天赋再差,也不会超过三个月时间。

        杨宪编写教材的这些日子里,全程都由徐妙云几个兄弟姐妹陪着。

        他们是一边参与帮忙,一边同样是在接受教育。

        虽然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

        可呈现在徐妙云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新的世界。

        全面教育这边尚需要时间,如今种子已经种下,肥料施好,水也灌溉了,只需要静待花开即可。

        在同一时刻,东瀛。

        远离了朱元璋、马秀英、以及朱标的管束,隐藏在朱樉骨子里的本性终于还是有些冒头了,因为无聊,便开始在封地内大搞风月产业。

        要知道这不是后世,如今东瀛风月产业比起大明简直就是一个弟弟。

        东瀛风月产业真正起来,要等到他们的战国时期。

        封地在东瀛,远离大明。

        如今朱樉可以说就是无法无天,也没人能管,他就是出云、石见两个地区的土皇帝。

        再加上足利尊氏为了获取大明火器,对于朱樉自然百般奉承与讨好,今日送黄金珍宝、明日就送宝马美人。

        好在朱樉脑子还在,虽然沉浸在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可并没有把洪武步枪这些先进火器卖个足利尊氏,这点轻重他还是知道的。

        不过他却是耍起了小聪明,面对足利尊氏提出只要成功拿下南朝,将会奉献出如今南朝一半的领土,这种天大的诱惑。

        朱樉决定将以前那些被淘汰的落后火器卖个足利尊氏。

        徐达离开前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在朱慡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仅替大明处理了那些被淘汰的火器、火药,还换回来如此大的领土,与如此多的金银财宝。

        这笔生意,实在是太赚了。

        暂时解决完全民教育的问题后,杨宪将目光重新聚集在生产力改革上。

        其实相比金银来说,钢铁才是大明最需要发展的。

        如今财政上大明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危险区,来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甚至可以说是富裕的位置。

        修铁路一事差不多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

        在大明修铁路,人工便宜的很,但是修路要耗费的钢铁料相比现在的产量,那是天文数字。

        因此想要修铁路,先要做的便是大炼钢铁。

        还有便是趁着大炼钢铁的这段时间,在全国各地,未来铁路规划路线上,进行修路架桥。

        如果还是原先的木桥与石桥,其承重力肯定是不够的,好在如今已经有了水泥,能够让大明的架桥技术直接跨越一个层级,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了增加钢铁产量,杨宪让朱标派人到马鞍山去勘测铁矿。

        朝廷派出去的人马顺利地在象山一带,找到了好几座铁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铜和金的伴生矿。

        在杨宪的建议下,在马鞍山就地建造一座大型钢铁厂。

        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将成为大明主要的钢铁产区。

        这些都只是为了接下来大炼钢铁所做的准备而已。

        但这只能给炼钢提供便利,还是不能解决如今产量小的现况。

        如今大明的铁匠们,早已可以熟练运用灌钢法,控制熟铁中碳的含量,并按照需求制取各种含碳量的钢材。在炼钢上,欧洲人直到两百年后发明了坩埚炼钢法,才堪堪追了上来。

        但无论是灌钢法也好,还是坩埚法也罢,都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生产量太小,成本太高。

        所以才会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说法啊。

        总之这个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谁会用珍贵无比的钢材来造铁路啊?

        不过未来几百年,世界上的强国无不是以钢铁为躯,因此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杨宪都要把这该死的钢铁量产搞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