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裁撤老兵(4k)(1 / 2)
后世在我国公知盛行的那几年时间。
在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谣言,这些公知带路党们,编造说白头鹰的护照上,写了这么一句话,那就是“不管你身处何方,政府和军队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很霸气是不是。
而事实上呢,人家护照上压根没有这句话。
前几年,当苏丹爆发战争时,白头鹰第一时间空运撤走的仅仅是驻外机构政府工作人员。而一点六万白头鹰公民滞留苏丹,不见政府,不见军队,只能就地避难,自求多福。
在白头鹰大使馆撤离后,一些白头鹰的国民仍在努力逃离苏丹。然而,白宫宣布,没有任何撤离滞留在苏丹的16,000名白头鹰公民的计划。
美稀宗就这样让他们国家的平民在苏丹自生自灭。
我国护照中的一段话,兔子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普普通通。
结果,咱们人民解放军紧急调动在亚丁湾护航的军舰奔赴苏丹,开展转移撤离行动。
这就是咱们的祖国,你永远可以信任她!
高下立判!
有一种安全感,叫做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危险的时候带你回家。无论是在苏丹,还是在动荡多变的世界中,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是永恒不变的。
国家的强大就是海外同胞的底气,也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杨宪想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永保大明子民安全。
小琉球岛王子尚水,被押解回大明后,接受了公开审判。
最后被判以死刑。
整个审判过程,通过大明日报昭告全体大明子民。
一时间,所有人大明子民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油然而生,凝聚力空前。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这个国家和朝廷也愿意为他们出头!
而小琉球岛那边,因为原来的国王死了,王子如今也被明正典刑了。
大明这边顺理成章,接管小岛的管理,将其纳入大明版图,划归福建省,设置府衙,然后第一时间,推行政务员选拔。
解决完小琉球岛的事情之后,朱标也终于开始对军队改革动手。
要做的有很多,第一就是将如今的军户并入民户。
然后裁撤老兵。
大明这次整个裁军规模很大,朱标根据大都督府与兵部提供的名册,最后决定一共裁撤20万名老兵。
要知道大明建国都已经十一年了。
而其中很多士兵更是元末就已经参军了。
这一批人岁数明显都大了,许多如今已然跟不上大明前进的脚步了。
根据杨宪提的思想总纲。
要全面提高军人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
因此,为了这一批裁撤的老兵,朱标特意命兵仗局铸造洪武勋章二十万枚,将这一些勋章赐给这些裁撤的老兵,以彰殊荣。
当然不仅仅只是荣誉。
物质方面,也不能拉下。
按照朱标的规定,所有这些被裁的老兵,发还原地,由各地郡县负责接应,同时提供一切必要只便利。
伤残老卒如果有家人的,则由地方府衙每年供给米粮三石,拨田一亩。
如果没有家人照顾,矜寡的,则直接送到养济院养老,每岁口粮按六石拨给,伤病由惠民药局诊治,所支费用,皆由朝廷负责。
后世网络上纵然有很多人总是在抹黑朱元璋是暴君,可他对百姓,尤其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所做的一切,在古代历史上那么多的帝王里,可以说他做到了极致。
明朝洪武年间设立的养济院、惠民药局、漏泽园就是其中代表,可以说是明朝慈善事业的三架马车。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又于洪武五年(1373年)下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不久后又将孤老院改名为养济院,并规定收养对象为“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明朝养济院机制自此建立,并使养济院作为官办慈善机构在全国予以推广和普及。
为了保证该制度的顺利推行,同时为了防止官员贪墨,朱元璋又将其写入了《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倚依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尅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同时要求官员到任后必须查点养济院的运行情况。
养老解决了,医保问题朱元璋也没有落下。
明朝的医疗沿袭宋朝旧制。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至此,惠民药局完成更新迭代,开启了明朝版的新天地。
说起明朝版的惠民药局,与宋代版最大的不同,就是推广力度更大,涵盖范围更广。北宋时期的惠民药局,主要集中的京师,而到了明朝后,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便开始在两京(北京、南京),以及各府、州、县均设置了惠民药局。
此外,明朝版惠民药局的人员配置,也是相当给力。中央的惠民药局,设有大使、副使等专职人员;地方惠民药局,也设有提领和官医。
在朱元璋的推广下,明朝版的惠民药局很快走入了千家万户。
明朝时,地方上的惠民药局分布广泛,辐射人口众多,这使惠民药局得以为无数贫苦百姓赠医施药,从而在古代医疗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解决贫寒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至于最后的漏泽园,则是用以葬无主之死者也。
从这些种种举措就能够看出,朱元璋始终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毕竟他自己也是从最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因此他心中最为清楚老百姓们真正要什么。这比搞什么千叟宴这种面子形象工程要好太多。
只可惜,这些福利机构最终都没能很好延续下去。
拿其中养济院举例,养济院在洪武年间的建设最为繁盛,建文帝后则逐渐减少,仁宣之后养济院的顷颓则日趋严重,万历年间虽然有所回暖,但万历之后便基本废弃,再也难以恢复。
而在杨宪的建议下,大明朝廷各地也开始修建烈士墓,用于专门安葬为国牺牲捐躯,以及为大明立过大功的军士。
要知道历朝历代裁撤如此大规模士兵都是一件十分凶险的事情,可如今在朱标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军队改制的第一步终于是平稳地迈了出去。
接着便是改制大都督府。
在杨宪的建议下,朱标并未按照原时空,将大都督府改组为五军都督府。
而是直接成立军机处。
裁撤大都督职务,改由几名军机大臣共同负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