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4k)(2 / 2)

加入书签

        <div  class="contentadv">        “咱们大明这场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将会极大富足,与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物产资源迎来爆发。当然即便是在那个时候,终究也还是有穷人,有苦命人。只不过苦命人的定义,也早已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物质世界来看,起码人们不会因为一口饭而饿死。

        就拿后世相比,即便是再穷的人,一日三餐白米饭无论如何少不了的,肉也不贵,智能手机也便宜。

        而换做改革开放以前,能吃上白米饭的家庭就已经了不得了,一个大家庭十几个人,也就年关到头才能有口肉吃。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哥大手机更是财富的象征。

        后世即便是老人家用的老人机其功能也完爆大哥大。

        前后也就短短三十四年,整个中国就走往了西方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与这些实实在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相比,一些些阵痛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朝廷也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和计划,去尽可能帮到像宋濂口中所提到的老车夫那种人。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这些具体的人头上时,往往就成了一座大山。

        朝廷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托底工作,给予这些人最基本的保障,当然了能够彻底解决因为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最好的了,不过这又是另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朱标在听了杨宪的话后,从方才开始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是啊。

        就算有再大的问题,只要有杨卿在,那就不会有问题。

        朱标心中如此想道。

        此时的朱标并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宪不可能永远都能在他身旁。

        在朱标的笑容中,火车汽笛声再次响起。

        呜呜呜——

        黑色的火车,就像是一头降世的黑龙,一直从凤阳驶向来西安。

        就此中西部交通彻底被打通。

        无论人力还是物资,都能够快速运转。

        杨宪之前提到的振兴中西部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一是搞大基建,修铁路,修水泥路,拆迁老旧小院,重新设计盖现代小区高楼。第二就是招商引资,在中西部办各类工厂,白糖厂、水泥工厂、玻璃厂

        为了加大商人们投资西部的热情,杨宪给朱标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西部办厂有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要知道如今大明税法在杨宪的不断修订下,已经十分完善,突出的就是一个严谨。在这个大框架下,想要偷税漏税,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对于商人来说,尤其是产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商人,每年上交给朝廷的税款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往常他们如果想要获得减税、免税的,只能走捐赠这一条路,比如捐赠学校、修桥铺路,给地方政府捐款等等。

        从这就能看出,西部给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多么有吸引力了。

        再加上西部人力成本便宜,如今交通运输又给打通了,但凡有点见识的商人们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一时间,无数资本如浪潮般涌入中西部各省。

        十年后,大明第一辆火车开往西安的这一天,被一些人称作是,黑龙降世,拯救西部。

        大明这艘无敌战舰前行的时候,有的人终究还是被甩下了。

        不,准确的来说。

        是他主动跳的船。

        因为他认为,新世界已经没有能够载他的船了,旧时代的残党——浙东四夫子之一,一代大儒宋濂。

        宋濂最后选择了卧轨自杀。

        要知道卧轨自杀的整个过程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远不是一些想当然的一瞬间就死这么简单。火车驶过时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那种痛苦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的。同时,在等待火车到来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煎熬和恐惧,即使只等待五分钟也可能感到无比漫长。

        宋濂以这种一种极其痛苦、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同样想用这种方式,来给朱元璋做最后的劝谏。

        奔腾的火车,从他身体上呼啸而过的瞬间,不知道宋濂是否也会想起从前。

        那个因为博闻强识,被称作为神童的自己。

        那个当朱元璋问他天象征兆时,说出那句身为皇帝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的自己。

        那个面对东瀛使臣高价求文,断然拒绝的自己。

        那个坐着马车,如丧家之犬一般从扬州离开的自己。

        那一天,好像也听到了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只是没有今天听得这么清楚。

        呼啸的风声戛然而止。

        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铁路两旁不远处的小黄花。

        宋濂的葬礼,朝廷上的文臣们基本上都去了。

        然后就是以方孝孺为首的那些读书人。

        场面很大。

        由此可见,宋濂在这些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要知道这还是在杨宪新学推行的今天,如果是发生在原时空,绝对会发生满城读书人默哀的场景。

        唯一可惜的就是,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未亲至,如果是宋濂是正常情况下走的话,朱元璋肯定是会来的。

        毕竟宋濂不仅是朱标的老师,而且对于大明也曾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前朝的《元史》就是在宋濂的主持下修订的,除此之外《大明日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可他最后选择卧轨自杀这种方式,等于是公然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挑战朱元璋即将推行的工业改革,这无疑是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

        不过好在,太子朱标来送他这个老师最后一程。

        见到朱标,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朱标默默走到了灵堂,对着宋濂的灵位,

        敛身,然后行以大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