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 / 2)

加入书签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零.二四三

        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棣眼睛一亮。

        如果宋濂不是非要以这种反抗改革的方式自杀,他死后文正虽然得不到,可还是有希望能够得到“文宪”的谥号。

        他和浙东四夫子,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可惜都没能有好的结局。

        这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时间回到现在。

        就像是此刻他所坐的位置,一束阳光从窗外打进来,正好照到了他的半个身子。

        即便刚愎自用的朱棣都认为自己得天下的第一功臣就是姚广孝,由此可见姚广孝在靖难一役中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君臣相处几十年,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绝没有半丝虚假。

        朱棣原本只是本着随便见上一见的心思,可在听到这里之后,便是收拾起了轻视的心思。

        虽说朝廷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整个大明都铺设好铁路,可先铺哪里,后铺哪里,这里面可都有大学问。

        一半身处在光明之中,一半身子在隐身于幽暗。

        姚广孝开口道:“贫僧以为,王爷可以让大明国内各大寺庙派遣僧侣,在草原各地聚集地建立寺庙。”

        姚广孝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王爷没有听错,就是全额出资。只不过有一个条件,这条铁路既然是咱们全额出资修建的,那么经营使用权理应给我们,日后沿途各州府如果要用的话,都必须给我们上交费用。钱不够的话,咱们可以直接向大明银行借贷。”

        如果不是因为如今是工业改革的关键节点,朱元璋必须树立典型。

        而姚广孝这时,也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政策。

        在姚广孝看来,这些僧人能成为朝廷统治蒙古族人民的得力助手。

        原本北元积累的那些金银财宝,当时被杨宪一举攻破北元王庭后,都全部带回京城去了。

        朱棣就藩后,一直遵循杨宪的治蒙政策,治理效果也确实成绩斐然。

        朱元璋打开一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开口:“这小子从小到大鼻子就灵,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瞒不过他。如今咱们大明神龙号刚通车,他就想着也打造一辆金陵直通北平的火车。”

        如今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朱元璋没有给与追究他们宋家的责任,已经是开恩了。

        宋濂给朱元璋的答复是,人君就像是父亲、像天一样,为人臣子是绝对不能对君上有任何隐瞒的。

        佛教本就是北元的国教,草原人信佛者众。

        等于是用全身家当去买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还是在杨宪的建议下,搞农场畜牧,这才让蒙古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相信要不了多久,等见识到西部经济发展后,各地长官都会争相向朝廷上奏折,争取铁路早日落户到自己家,就算是身在高丽的朱棡也同样不例外,毕竟鸭绿江才多宽。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也。”

        要知道即便是出一半的钱,也不是什么小数目,虽然没有具体测算,可朱棣可以确定这个数字也足以影响整个封地小朝廷的财政运转了。

        可以说,最初交到朱棣手中的就是一块一穷二白的封地。

        还有就是世俗王权永远要处在宗教之上,所有草原上的僧人都必须得到王府颁发的身份认证,才能在草原行走。

        “他家里人怎么样。”朱元璋开口道。

        宋濂可以说是一辈子都在坚定贯彻他的儒家之道。

        这个黑袍僧人就是姚广孝。

        而且姚广孝虽然是僧人,可他却对朱棣郑重交待,僧人在这片土地上只能起到教化人心、消解草原人戾气的作用,一旦有寺庙僧侣越界,杀无赦。

        “是,如今职务是序班。”朱标开口回道。

        想到自己和宋濂最后的场景,是一脚踹开他的画面,然后再想起以前的过往点滴,朱元璋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能够单独得到朱棣的召见,可见这个朱棣对这个僧人的信任。

        <div  class="contentadv">        朱棣接到了来自自己大哥的回信,看完上面的内容后,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一个僧人,开口道:“道衍大师,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火车朝廷那边免费赠送,但修建铁路的钱,需要我们封地出一半的财政。”

        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很奇妙。

        而且骚就骚在,这家伙真的把风俗产业,当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在搞。

        朱棣一开始只是打着试一试的心思,可没想到最后取得的效果却是异常的好。

        书房内,除了王府的主人朱棣外,还有一个人,一个僧人。

        这是道路的选择,对事,不对人。

        这可不仅仅只是打造一辆火车这么简单,最为关键的是要铺设好铁路,投入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

        一个身着黑衣,一脸富态,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可那对三角眼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凌厉之意,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原时空他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他得到了无限的荣光,封荣国公,并配享太庙。

        “宋师已经安然下葬。”朱标回道。

        佛相与魔相交织在一起。

        靖难之役的成功首先是建文帝君臣无能,再是朱棣的运气,第三就是姚广孝的谋划。

        姚广孝话虽然这么说,可心里知道这个提议朝廷那边必然不会答应。

        果然在朱棣将这个方案寄给朝廷后,很快就是得到了答复,还是蒙古这边出一半资金,朝廷那边出一半资金。这条修建的铁路使用权还是在朝廷手里,可日后产生的收益,封地内蒙和朝廷那边五五分账,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便可以直接签署合约。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