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机缘剑意(1 / 2)
念及于此,李玄都将体内的那道雷霆之力直接化解,然后稍作准备,伸出双手,同时接触两大“刑柱”。
两根“刑柱”的间距较大,李玄都仅凭双臂当然无法同时触及,必须凌空发力,就见两根“刑柱”同时亮起,出现一个个铭文,继而又同时生出两道雷霆直往李玄都的双掌而立,就像两条锁链。
待到两条雷霆触及到李玄都的掌心,李玄都放开防御,任由两道雷霆之力同时进入自己的体内。
一瞬间,两道雷霆之力合作一处,雷霆之气迅速淡去,化作纯粹的剑气,阴阳相合,缠缠绵绵,时隐时现,日隐而月现,月隐而日现,若是只消灭其中一道剑气,另外一道剑气则会以阴阳相补之道汲取外在气机重新衍化剑气,生生不灭,非要将两道剑气同时消灭不可,要么就是以力破巧,消灭剑气的速度胜过衍生剑气的速度,如此也可以将其化解。
两道剑气在李玄都的体内时隐时现,游走不定,就是李玄都一时半刻之间也不能确定位置。这还是李玄都自己的体内,全身无一处不在他的感知之内,只要念头一动,气机便至,还有“长生石”的保护,根本不怕损伤,李玄都自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秦素体内,李玄都不仅做不到随心所欲,反而还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想要抹除秦素体内的两道剑气更是千难万难。
不过李玄都也不着急,“刑柱”毕竟是死物,而且当初祖天师将剑意也留在“刑柱”之上,也是存了让后代子孙以此来参悟剑意的意图,所以在没有“天师雌雄剑”激发的情况下,“刑柱”并不会全力激发,置人于死地。只是祖天师也不曾料到,竟然有长生地仙能来到这处正一宗的禁地,并且让正一宗弟子主动放开禁制。
原本站立不动的李玄都开始随着剑意而动,剑气游走至他的手臂,他便振臂;剑气游走至他的腿脚,他便抬足;剑气游走至他的手掌,他便握拳;剑气游走至他的手指,他便伸指。剑气游走越来越快,李玄都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及至后来,竟然出现了无数残影,眼花缭乱,根本看不清李玄都的动作。
当年祖天师受太上道祖指点,得太上道祖传承,携带剑印,前往蜀州,大破巫教,灵山十巫之传承就此覆灭。由此,祖天师创立天师教,取代巫教,雄踞蜀州,后又发展至江南各州,最终在云锦山修建大真人府,造镇魔井和“刑柱”,连接云锦山诸峰地脉地气,设立“太上三清龙虎大阵”,建立了后世正一宗的千年基业。
当年的祖天师就好比儒门的心学圣人,二劫地仙的修为已经是难逢敌手,再加上祖天师手中还有“天师雌雄剑”和“天师印”两大仙物,当真是三劫地仙不出,举世无敌。
祖天师传下道统,分为外姓弟子和张姓子弟,以“五雷天心正法”为根本法门,又有“纯阳功”、“紫霞功”、“荡魔功”、“洗髓金经”等循序渐进功法,又有诸多符箓法门,由此立下正一盟威之道统。
只是在他的众多弟子之中,并无人能继承他的剑道衣钵,倒也不能怪这些弟子不济,而是祖天师一生破巫教、立道统、收弟子、建造大真人府、镇魔井,事务繁杂,教导弟子的时间有限,只能够将“五雷天心正法”传下,门槛更高的剑道却是来不及了。祖天师口中不言,心中颇感遗憾,当时“刑柱”已经建造完毕,祖天师看着竖立高耸的两根“刑柱”,刚好对应双剑,于是突发奇想,决意将自己剑道留在两大“刑柱”和随身的“天师雌雄剑”之中,不仅可以使得“天师雌雄剑”催动“刑柱”应敌,而且还能将剑意传承下去。祖天师也想看看,后世张家子弟之中, 是否能有人能够勘破此中玄机,由此继承衣钵。而且这剑意要比什么纸上文字更为便于理解,也算是祖天师专门为后世子孙开辟出的一条捷径了。
待到祖天师将剑意融入“刑柱”和“天师雌雄剑”之后,距离飞升之期已近,再也无法继续久留人间,当时天师教正值兴盛,四处开疆拓土,俨然一方道国,众多弟子奔波在外,统领一方,竟无一人理会出祖天师的良苦用心。祖天师虽然谈不上心灰意冷,但也觉得机缘未至,若是机缘到了,不必他说,若是机缘未到,说了也是无用,于是祖天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此飞升离世。
祖天师为天师教第一代天师,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接任,称嗣天师。嗣天师化去后,又由其孙子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时,天师教覆灭,张氏一族不得不放弃蜀州,重立为正一宗,回归迁居吴州上清府云锦山大真人府,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大天师或张天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