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京城别离(1 / 2)

加入书签

六月初的骄阳灼热似火,空气中闷热感紧紧的笼罩着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叶宣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来到这座古城是何时,沉睡十年后的苏醒,灵魂上深深的虚弱感让叶宣本能的察觉到相较于以往有所不同。

行走在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潮中,尽管用簪子束住了发髻,但叶宣的脸型实在是不能走帅气的大叔路线。这着实让叶宣忧愁的很,即便如此,绝好的容颜和那双不明意味的双眸依旧吸睛率很高。

他来到的地方是泱泱华夏国的古城金陵,因为徐远书事情繁忙的缘故,叶宣也就没有去打扰。一个人带着简单的行李,乘坐动车从青城而来。此刻的叶宣,用手轻轻扶起复古圆框眼镜。一身得体干净的白衬衫,牛仔短裤的叶宣抬头望天,思虑着苏醒后天地的不同。

让他疑虑的是,十年后的人间世修炼体系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天地的变化对于叶宣来说,无疑是最适合修复他受损灵魂的契机。而肉身上的修炼在叶宣复苏后努力想将肉身恢复到以前的境界时,意外的发现肉体的极限被大大缩减了,以他目前的肉身强度最多也就是普通人肉身强度的阈值。想要在往上,就需要一些机缘了。

不过叶宣天然乐天,有些东西强求的求不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就怕属于你的东西,拿不起,又怨天尤人放不下,徒增烦恼。伴随刹车停顿,叶宣收起杂乱的思绪,在司机用生硬的普通话告诉他,“三横里到了。”叶宣展颜微笑,使用手机付完款,下车。

此次他来,是为了拜访一位老友,不过老友不喜喝酒,独好喝茶。叶宣掂了掂背包,走入巷子中,辗转几处,小巷子和叶宣在青城的“柳叶巷”一般,皆是属于狭长弯曲的老旧古巷。

熟悉的青砖铺陈的路面,鞋子踩在上方会有细细的轻脆声,待他经过巷子拐角处。

一家简陋的小舍立于眼前,小舍上头挂着的牌子,写有“理发店”三字字样,不过让人觉得别有琢磨的是牌子上的字字体行规之中有种柳叶纷飞的飘絮感,缥缈无形间充溢的是规规矩矩,正气斐然。

叶宣淡然一笑,踏入小舍,在瞧见小舍衣冠镜旁小憩的老妇人后,这位儒雅随和的男人眼眶泛红,用近乎的声音哽咽的轻声喊道:“方婶?”

靠在躺椅上的老妇人似乎在熟睡,对于叶宣的叫唤没有察觉,只是被岁月打磨沧桑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老妇人的睫毛动了动。

叶宣按耐住自己的心情,缓缓蹲在老妇人身边的小凳子上,静静的端详着她。

在小舍另一边的帘布被人掀开,早先听到外面有些许动静的方知孝探出头,正好迎上叶宣往帘布看来的视线。

两个人目光交汇,方知孝差些没有握紧装了温水的盆子。一时间惊讶,狂喜,释然涌上心头。

叶宣嘴角勾起,打量着对面的男人,他看起来不过四十的年纪,头发上却有了稀少的灰白,双目有神,眉角的皱纹依旧没有办法掩盖男人的成熟与清俊。

他同样的也在与叶宣对视。突然,他也笑了起来,放下手中的水盆,大步走向前,给予叶宣大大的拥抱。

叶宣张开双臂,压低声音:“好久不见了,知孝。”

方知孝没有言语,默默的用手掌轻轻用力了些许拍打叶宣的后背。有几分责怪之意:“好家伙,说十年不见就是十年不见。说一不二呀你!”

些许是小舍里两人的交流打扰到了老妇人的午睡,老妇人睁开惺忪的眼眸,没想到先在眼帘里的是一个穿着白衬衫,束起发髻的小哥。

待到小哥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老妇人哑然,竟然抬起手来,搓了搓,定睛一看老妇人愣住了。

叶宣和方知孝相视一笑,两人都看到了老妇人的神态。饶是叶宣也不禁微笑,

方知孝两只手握在叶宣的肩膀上,扭头对老妇人说道:“妈,你瞅瞅,他十年了还是老样子啊?哈哈哈哈”

老妇人伸出满是皱纹的手,招呼方知孝,摆出一副怒容:“儿子,把我拐杖拿来!”

方知孝打着看戏的心理,回应:“好嘞,妈。”说着就递给老妇人一支木拐杖。

老妇人接过方知孝递给她的拐杖,直往叶宣腿打去,惹得叶宣连忙躲避开来。

老妇人嘴里念念有词:“说好的还要吃方婶竹笋炒肉,这倒好,招呼不打,失踪十年。”老妇人眼眶微红,情绪有些激动:“差点没以为你这个臭小子是干了啥作奸犯科的事情,蹲大牢了。”

说完老妇人小心翼翼的拉住他的手,眼神中透露恐慌,拍拍他的手背嘱咐道:“小宣呀,有啥困难跟方婶讲,别看知孝和你方婶住的贫苦,但方婶给知孝存的娶媳妇的本钱还是有的,还不少。”

老妇人眼眶瞪圆,赌气道:“再不行,老婆子我把棺材本都可以先给小宣你用。”

叶宣霎时只觉得鼻子一酸,但还是开玩笑打哈哈道:“方婶,叶宣现在可真穷呀,这不来找知孝剪头发了。能免费不?”

叶宣一番玩笑话,让方婶笑的合不拢嘴,方婶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到小舍后院,方知孝想要去搀扶她。

老妇人摆摆手,让他留下,扭头朝向叶宣和蔼的笑:“小宣呀,从青城来,没怎么吃东西吧。方婶给你做竹笋炒肉去。”  老妇人头也不回的直往后院厨房走去。

叶宣目送老妇人离开,好像记起些什么,手指着方知孝放在地上的盆:“打水给方婶洗脚?”

“习惯了”方知孝笑笑,随即无奈摇摇头:“谁知道你突然来了,把妈高兴的。”

“知孝,剪头发的手艺行不行呀?”叶宣调侃这位多年不见的老友,笑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