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笔糊涂帐(2 / 2)

加入书签

<p>“呵呵,请你放心,刚才我说过,运阳市档案馆和文化局正在启动一项划时代的工程,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手段把我们市丰富悠久的历史人文、山川风物全都以三维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还要通过AR/VR的先进手段送到首都甚至海外参加大型的文博展。</p>

<p>“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洪谷是运阳市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地区,自然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也是市里拟定重点开发的样板,我们参与前期调研工作,走访的经过一定是要记录在案的,非常安全,请你一百个放心,”</p>

<p>张丘金闻言释然,又扭头看了看胡德海,这才打着哈哈道,“没问题,作为工作人员,我一定全力配合。”</p>

<p>“丢失的四个卷宗全是手抄孤本,其中HG-D12卷还含有一本家族迁徙札记和族谱,按我的理解非常珍贵和重要,因为丢了就是缺失,无法再弥补。但从档案管理的侧重点来说,又的确不算有多珍贵,因为大部分记载都是一家之言,没有任何考证、引证,也没有当时的官方印证,从历史的角度讲,算是野史,或者说连野史都算不上,只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杂史。</p>

<p>“两卷是地方志和人物杂谈,一卷是清末民国早期的大家族和人口统计,还有一卷很有意思,是异事怪谈。”</p>

<p>“异事怪谈?”胡大海奇怪。</p>

<p>“对,就是类似于《聊斋志异》那样的鬼怪故事和传说,也是出自于民国早期,作者是谁已经无法考证,大部分与当时的大户人家有关。”</p>

<p>“哦?当时的大户人家,能不能举个例子?”</p>

<p>“比如,民国时期洪谷县最大的官当属刘长铭,当时做到了直系冯大帅手下的军长,一个夜晚,莫名其妙的被长舌女鬼给掐死在张家祠堂的后门口,居然还有目击者,当时闹的很轰动,差点儿引起兵乱,这段历史完全是民间杜撰,正史记载只有一句话,刘长铭死于乱枪,但有专门研究认为,这句话不可信。</p>

<p>“再比如.....”</p>

<p>“抱歉,打断一下,这四卷资料全都来自张家祠堂么?或者换句话说都来自石坡村的金家老三么?”胡德海打断了侃侃而谈的张丘金。</p>

<p>“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来的时间短,很多档案资料建馆的时候就有了,后面陆续有各单位移交过来的,也有后续在民间发掘的,你知道的,档案馆的资料极为庞杂,分门别类,以前单靠纯人工整理归档,光索引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幸亏现在有了电脑.....”</p>

<p>胡德海摆摆手,再次打断了张丘金,“可能我问话的方式不对头,有没有办法查一下由小寨乡移交过来的资料,或者是有关这方面的统计和备案?”</p>

<p>“备案有,但年代太早就不好说了。”</p>

<p>“那要麻烦你了,方不方便给我们看一下?”</p>

<p>“额,可以。”张丘金略一迟疑还是爽快答应了,毕竟是上级同行,又有介绍信,手续上没问题。</p>

<p>他转身打开案台的电脑,进入了档案馆的索引界面,一番熟练的操作后,很快调出了丢失的四份卷宗的列表,输入特殊权限密码后,卷宗相关的情况都有显示,但在备案移交一栏却都是空白,只有建档时间,是一九六三年六月,来源一栏也是空白。</p>

<p>张丘金指着电脑呵呵一笑,“年代比较早,能有明确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p>

<p>“谢谢,今天多有打扰,太感谢了。”胡德海看完后很干脆的站起了身,“方便的话帮我们约一下刘馆,随时打这个电话。”</p>

<p>胡德海递给对方一张名片,跟曹姓青年使个眼色便一齐起身离去。</p>

<p>“收获不大,移交这块还是一笔糊涂账,你觉得张丘金对你话有几分可信?”曹姓青年对此行颇有不满,他是教官选入特别行动组的新人,叫曹阳,跟胡德海搭档专门在明面调查洪谷张家,虽然临时弄了个市档案局的身份,但不大容易瞒过暗中的对手。</p>

<p>“还好,即便无法甄别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数据库界面不会临时伪造,你留意到没有最下面一行小字?最早的录入员叫李慧敏。”</p>

<p>“李慧敏!”曹阳一惊,这个名字太熟悉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