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东宫三司(1 / 2)

加入书签

抚军一词出于《左传》,晋国卿大夫里克劝谏闵公时,称太子为君王嫡长子,在君王出征的时候应该留在国内守护国家,如果有人守护国家,那么太子就该跟随君王出征,抚慰三军,也就是所谓的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

不过里克在劝谏的时候极力阻止太子亲自领军,因为太子如果处处受制于国君,那就丧失了作为主帅的威望,可要是不听命令自由行事,就会被人指责不孝,这也是为何崇祯要在圣旨之中指定朱纯臣统帅天下兵马,信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这个皇帝即便到了如此危难的时刻,也不忘迎合先贤的主张。

听张伯鲸宣读完圣旨,在场的众位将领齐齐施礼,口称“吾皇圣明”,他们大部分是武人出身,可没胆子像张缙彦那样质疑皇帝的主意,再一想到皇城脚下那些还没凉透的尸体,心里就算是有什么想法,这会儿也被他们自己给掐灭了。

“父皇的旨意大家也听到了,诸位可有异议?”朱光明环视一周,见无人出声,又说道:“父皇委本宫以军国重任,本宫自不敢懈怠,从此时起,便暂代内城防务统领,城中一应事物皆听本宫调遣,直至贼军退兵,如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一股寒风卷过校场,带着漫天雪花扑向在场众人,也不知是天冷的缘故,还是被太子的语气太过于森冷,众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纷纷躬身应诺,唯独朱纯臣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不时还偷眼望向前方的太子,几次欲言又止。

天子的旨意里,明明是委派他这个国公统领兵马辅佐太子,他刚刚还在窃喜,想着一会儿将那些大败贼军的军械士卒一股脑划拨到自己麾下,一旦战事不利,他手中的那些力量也足够能让他多几分转圜的余地,谁料太子竟然公然枉顾圣旨,夺了他的统帅之权。

朱光明一直在留意朱纯臣的反应,他不知道原本历史中的朱纯臣是什么时候开门投降的,这次召集九门守将,一方面是向他们宣告自己在内城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另一个目的则是将一些还未爆发出来的隐患彻底清除,朱纯臣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成国公有何异议?”

听太子点到自己的名字,朱纯臣立即站了出来,他心中虽然有点不满,也不敢在太子面前表露,躬身行了一礼,才说道:“臣谨遵太子吩咐,并无异议。”

这么听话?

朱光明心中微讶,准备好的一番说辞堵在了嗓子眼,他轻咳了一声,学着记忆里朱慈烺的样子做出一副谦恭模样,对朱纯臣微微欠身,说道:“本宫年幼,德不足以服人,才不足以济变,危难之际匆忙受命,深恐行差踏错,辜负了父皇重望。卿家德高望重,又是父皇钦定的辅国重臣,若本宫行事有何不妥之处,万望卿家以国事为重,时时提点。”

“殿下英武不凡,颇有成祖永乐皇帝之风范,何须如此自谦。”朱纯臣深受崇祯宠幸,跟皇家走的也很近,比起普通的朝臣,他对太子的了解要多得多,可眼前这位虽相貌神情跟他所熟知的太子没有差别,但寥寥几句话语之中所隐含的果决与杀意,丝毫不像那位身处深宫之中养尊处优的太子能说出来的。

借着向朱光明施礼,朱纯臣的目光仔细扫量了几眼,却没有看出哪里不妥,只能将心中的疑惑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