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夜袭3(2 / 2)

加入书签

张伯鲸自从接了外务司长的活开始,就忙的脚不沾地,先是处理被抄家的那些犯官家眷,接着又带人满城巡视,查验粮仓储备情况,临天黑的时候还要挨家挨户去募集青壮,还没等他回到东直门,战斗就已经打响了,他还没来得及汇报这一天的成果。

“回殿下,外务司募集壮丁千余口,已奔赴各门。”

“这么少?”朱光明语气中带着惊讶,据他所知,这时的京师人口已逾一百五十万,即使内城的人口密度要低于外城,但它的面积也比外城大了一半,怎么算这内城也得有个六七十万人,不说拉出十万青壮,两三万总归是不成问题的吧,怎么忙活了半天才凑出千把人来,这跟他的预期相差也太大了。

张伯鲸嘴巴蠕动了几下,欲言又止。反倒是朱纯臣站了出来,大礼拜道:“臣家中尚有青壮奴仆两百余口,愿献与殿下,望殿下恕臣隐匿人口之罪。”

是了,明朝时期为了逃避丁银,也就是人头税,许多地方都有隐匿户籍的对策,尤其是这些豪奴如云的富贵人家。

“朱卿家起来吧,你写一封书信与家人言明让府中奴仆协助守城,此事便到此为止了,往后也不会有人追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再看朱纯臣时,朱光明对他的观感竟好了不少,只要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一心对外的,不管他在原本的历史中做过什么,都不必一棍子打死,当然,那些正在挖大明墙角且家资巨富,又在守城之时扯后腿的,不在此列。

“臣遵令旨,谢殿下不罪之恩。”朱纯臣这一手也算玩的漂亮,隐匿人口对他来说不过是件微末小事,但在此时自爆出来却能解决太子眼下的困境,还彰显了他的忠诚,不一会儿,他就写下了几句话,为免家人生事,还将脖子上带了半辈子的玉坠解了下来,一同奉到了朱光明跟前。

朱光明拿到信,转手就递给了张伯鲸,道:“劳烦张卿家再跑一趟,外务司也安排人手去各家勋贵富贾府上,言明既往不咎,且看他们作何抉择,回来报与内务司。”

众人听到前面半截话还不太在意,可后面那半段话一出,即算是朱光明语气再如何的温润,也掩饰不住其中的滚滚杀意。

张伯鲸心中轻叹一声,默默接过信纸,领着一群神色各异的文臣告辞离去。

就在朱光明与一众文武商议的时候,城头的战事已趋于胶着,增兵之后的降卒士气大涨,又有投石车在后方不断发砲助威,逐渐开始有人冲上城墙,虽然那些攀上城墙的降卒很快就会被守军杀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攀上城墙的贼军越来越多。

东直门左侧的敌楼中,一名小旗砍翻了从垛口爬上来的降卒,左右四顾半晌,忽然间发觉了哪里不对,扯着被烟熏得发干的嗓子,对身旁的上官问道:“亲卫营呢?为何不见太子殿下的亲卫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