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给孩子一个机会(1 / 2)
刘杰小时候,吉春市里的生活水平也不高。
在大国企上班的条件相对好1些,倒不是工资高多少,而是大国企有食堂,能买到些外面没有的东西。
那时候她妈还在医大当教授,食堂就有烤糕(用玉米面烤的),加了糖精,烤得油汪汪的,他带学校去馋得同学直流口水。
可家里条件差的,饭盒里基本就那几样,几乎顿顿都是粗粮加咸菜。
可下乡他才知道,农村远比市里更艰苦,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他也在思考,为啥守着黑土地会挨饿。
1直到他当代课老师,去了朝族屯才明白,原来饥饿的不是肚子,而是大脑。
他下乡前市里也有做小买卖的,都是些推小车卖瓜子糖葫芦的老头老太太。
那个年代这叫走资本主义道路,小贩子不是被带胳膊箍的没收了东西,就是被1群革命小将围着批斗,真就像过街老鼠。
可即便这样,走街串巷的买卖人也没绝。
可1队都穷得尿血了,为啥还非得死抱着那几块梯田不放?
他都想劝劝老范,没事儿去公社去县里转转,看看人家都是咋赚钱的。
现在2队几乎家家养猪,这可不是图着吃杀猪菜,而是1种试探。
都说小农意识,其实城里人都未必有农民会算计。
就拿现在逐渐放开的市场来说,就是那些老农搞起来的。
最开始挎个筐带点瓜子炒黄豆啥的,不会算账就拿个小玻璃杯装,1杯3分钱。
看卖瓜子没人撵,就再挎来点儿新鲜菜,上头不管这市场慢慢就形成了。
等市场成规模了,你才能看见有人赶着马车驴车,过来卖粮卖猪崽子羊羔子。
为啥开始不敢卖?怕被抓损失太大。
所以现在农村真正有钱的不是那些棒劳力,而是那些走街串巷的老头老太太。
他们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上1次王建民捎刘杰去县里,刘杰就提出汉族屯的领导头脑僵化,没有朝族屯的队长敢干。
现在看看老范,刘杰都想表扬王建国了。
不过这种事儿不是他该管的,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学生。
经济搞不上去,贫困家庭无法脱贫,那农村孩子的未来就只能是趟地垄沟,教育兴国就彻底成了空话。
又是1宿没合眼,第2天1大早,老范就来叫刘杰去家里吃饭。
看着清汤寡水的早饭,刘杰差点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你让1队搞养殖钱从哪来?1队都穷得尿血了,老范能拿出钱买羊羔子猪崽子吗?
吃完饭回去,赵明已经在队部等着了,背着个大包袱,应该就是他奶奶给他做的棉衣。
坐马车往回走,刘杰摸摸赵明的脑袋。
“赵明啊,眼瞅就入冬了,也没猪草让你打了,你没事儿就帮老师收拾1下教室和宿舍,你的饭费老师给你交。”
赵明咬着嘴唇好半天都没出声,最后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