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未雨绸缪(2 / 2)
隔1周刘婷就给他邮过来1大堆题,光刷题都刷得刘杰头晕脑胀,不过他明显感觉自己的错题率降低了不少,这倒是让他松了口气。
有半导体,刘杰天天听新闻,对时事的了解也完全跟得上。
可有个在电台里讨论的话题,让刘杰感到了1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那就是安徽的傻子瓜子。
讨论的话题很尖锐,就是雇佣多少人才能界定个体户和资本家,《资本论》里提及的标准是9个,可现在知青副食的雇工人数早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虽然门店只剩下了柴草市1个,但因为扩大了知青食品厂,加上拌菜车间的工人,总的雇佣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个,这还不算刘欣他们4个知青。
刘杰赶紧打电话回家,问父亲刘源对这件事的态度。
刘源足足想了1分钟。
“这就是阶级斗争还在继续啊,地方上包括上面1些领导极左思潮还没转变过来。
这样的话,很可能第1批在经济大潮中试水的人,会再次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被批斗甚至抓起来。
可几百万知青集体返城,带给政府的就业压力是空前的,政府不发展个体经济,难道任由这些知青在城市里游荡?
你现在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因为你还没办执照,所以完全可以把食品厂和知青副食拆开,无非就是再去报备个食品厂,那样的话雇工人数自然就降了下来。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等总工会给你联系到了合适的厂房,挂靠成集体企业,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刘源告诉刘杰,他明天就跟经委那面打个招呼,提1下稻香居知青食品厂的事儿,然后让徐帆组织材料去备案。
又问了1下刘杰复习的情况,刘源就挂了电话。
刘杰这才算松了口气。
目前知青副食报上去的负责人是刘欣。
这食品厂的负责人就让徐帆自己定吧,反正他跟徐帆是不可能的,不行的话就报老关,反正他也退休了。
电话打到了汽标厂工会,把想法跟徐帆1说,徐帆说下班就回厂子研究1下。
按照徐帆的意思,用老关肯定是不行的,这涉及到出资问题,恐怕还得用知青副食下崽儿,不过毕竟是两个独立个体,雇工问题解释起来就容易了。
“刘杰,老姨给找了几个地方,我都去看了,有的地方太偏僻,再不就是太大咱用不起。
药厂还有个仓库可以组给咱们,能有3百多平,用来做食品厂很合适。
我跟药厂办公室接触过了,说腾出来以后,把仓库和现在的小厂都给接上暖气,你要是同意我就跟药厂签合同。”
刘杰说这些由徐帆决定就行,接着刘杰就提到了张建波担心的问题。
徐帆笑了笑。
“知青副食的股份制是内部的,谁来调查都跟你没关系,只要朝族屯和杂粮的来源不露馅,这事儿就安不到你头上。
倒是你说中心校都知道你要参加高考,可不是啥好事儿,中心校马上就要翻建了,这节骨眼上要是真有人往公社捅你,说你啥都不管,你觉得你要名额的时候会不会遇到阻碍?
要我说你该提前去公社拜访1下刘焕云,你这教导主任能当上,可是人家刘焕云点头的,我给你准备点儿东西,让孙2给你捎回去。”
刘杰即使再腻味刘焕云,也只能答应了徐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