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上(1 / 2)

加入书签

曹无收到蒋琬密信的时候,正在沿着白藤江继续寻找周瑜主力。

貂蝉和魏延陪在他的旁边,见到他只是看了一眼密信,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由迷惑不解。

貂蝉奇道:“曹郎,怎么了?”

曹无摇了摇头,果然在这乱世中能偏安且活到这么大年纪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若将来江东真的输在交州,恐怕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一定是来自士家的。

一个掌控了百万人命运的世家,就算是北方,也不见得有几个。

周瑜还是太小看士燮了。

尽管士燮的计划还没实施,但是蒋琬通过和那士节的谈话得知,士燮确实有非常大的可能会收复自己的势力。

先是软禁宴席中人,进而掌控整个龙编城,而其他城池,只要士燮传檄,即可归附。

一旦这股风倒过来,交趾四郡,又要换一个主人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果真如此。”

曹无笑着将信递给貂蝉,貂蝉看完,征询的看向曹无,见曹无点了点头,她便将信给了魏延。

魏延诧异道:“竟有这种事,所有人都被士燮那老狐狸骗了!”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曹无心情不错,看着白藤江东去,有了今天的消息,再加上广信传来的江东军攻城的消息,终于对交州的局势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不出意外,这场交州会战会变成三个部分。

吕蒙、蒋琬,带着三万人围攻广信,准备以广信作为支点,蚕食苍梧,进而断掉曹军后路。

士燮、蒋琬,在龙编城中发动密谋,夺取龙编控制权,囚禁伪交州牧步骘,目的是断江东军后路。

广信、龙编这两个支点,还是整场战斗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他们在郁林郡的攻略,其实算不了什么。

郁林郡虽然是第三处战场,却并非是在郁林郡本身的战略价值,而是在于江东军的主力和曹军主力的决战。

其实广信、龙编之战,都只是附属,最重要的还是他和周瑜的决战,不论是谁取得了胜利,广信、龙编,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所以,绕了一圈,还是要看周瑜主力在哪里。

白藤江并不如长江、珠江那般雄壮,倒像是一条小河的宽度,只是江水更急一些。

白藤江水涛涛,曹无明白,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找到周瑜。

“周瑜啊周瑜,你到底在哪呢?总不能藏到了水里吧。”

魏延随着曹无眼光看过去,神情肃穆。

他已经得知了广信城下的那场鏖战。

三万人进攻三千人防守的城池,而且敌将吕蒙没有采用围城的手段,而是把所有兵力倾泻在一面城墙上。

这样有好处,好处是广信城大,只攻打一面不用分兵。也有坏处,坏处则是,这战场彻底成为了一具绞肉的机器。

魏延虽然没在现场,但是他都能猜到,这时候,人命必然像不值钱一样往城下填充,城墙上的守军每一次反击都要面临对方的箭雨,压力一样不小。

这种战斗,对双方意志力都是考验,对将领的应变能力要求也是极高。

不管是防守还是进攻,都必须在最快的速度找到弱点,投入防守或者进攻的兵力。

试探、佯攻、登城,一切的措施都会层出不穷。

他因为想到这一战而激动,却并不羡慕。

对他来说,更希望能够纵横驰骋,用骑兵来跟敌军在草原上对决,而不是窝在一座城中做防守。

不管怎么说,乐进的压力都太大了,他觉得,若是自己处在乐进的位置上,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崩溃掉。

……

乐进没有崩溃,他甚至想要大笑。

他经历过很多次的攻城守城,但是他从没想过,守城竟然可以这样。

以往的时候,士兵往城下扔东西,要冒着生命危险,不一定哪里来一发冷箭,就可能把你杀掉。

但是现在不用了,北府提供的那种可以延伸出去的木台,大大扩展了防守的面积。

除非是黄忠那样强的弓箭手,不然谁也不可能攻城的时候仰着头从木台地板的小孔射到木台上。

可是从上到下扔东西可就简单了,只需要搬运和砸就可以。

乐进储备了非常多的守城消耗品,现在都是拿出来用的时候了。

再加上各种弩机和其他设备,他想象中的惨烈的攻守战,只出现在攻城一方,却没出现在守城一方。

可以说,有北府曹阿四一人,胜过一万雄兵!

试想,在密集的箭雨下,敌军好不容易攻到城下,开始往上攀爬,敌军指挥也把这当成突破口,把人调过来,结果城墙上突然长出木台,木台上热油、弓箭,甚至屎尿都往下丢。

这种情况下,好不容易有登城机会的士兵都会崩溃。

江东军那样的精兵都不见得能行,更何况是交趾这些废兵。

开战大概两刻钟的时候,攻城一方就已经尽显颓势,要不是有三部人一起攻城,恐怕早就撤退了。

最后,当数次攻城的突击,都被陈到指挥的器械防御下来的时候,吕蒙终于下令撤退了。

这一战,吕蒙几乎是自食恶果。

他妄想着攻击同一面城墙,以多打少,迅速突破上城。

这种想法是没错的,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这样一来,曹军守城器械就可以全部都堆在同样的方向。

若吕蒙能飞到天上看看,立刻就能明白,在这面城墙上,全是各种器械,木制的、铁制的都有,只要有人攻打,这些东西都会变成武器,打的进攻一方生活不能自理。

最后,三部交趾军进攻如潮水,后退也如潮水。

凌统临走前还转身对城头大骂,期望城上守军通报姓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