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造反从兴办教育开始!(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慕容复依旧精神百倍,反倒是晓蕾诸女,睡的很沉,看来要缓几天。

慕容复也不是荒淫无度的人,直接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此刻,慕容复正在写书。

只见慕容复泼墨挥毫,在宣纸上写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慕容复写的,看似是废话,其实却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

当然,不能叫牛顿力学,因为牛顿还没出生。

慕容复想了想,起名叫《墨子力学大纲》。

此外,慕容复还会写出《墨子逻辑学》《荀子辩证法》《子曰格物致知篇》。

为的,就是把科学的研究和论证方法,以托古之名,潜移默化的放入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

慕容复已经在考虑建国后的事情了。

慕容复熟读历史,例如顾城的《南明史》,自然知道朱元璋和李自成最大的不同。

朱元璋攻取金陵后,大肆拉拢儒家士大夫,也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给他们官做。

加上元朝排斥汉人,儒家士大夫在元朝政治地位不够高,于是朱元璋就得到了大量的人才帮他管理地方,从而夺得天下。

李自成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落后野蛮的后金势力勾结大明腐朽的地主阶级,把李自成绞杀。

主要就是李自成没有及时转变思维,哪怕称帝后,屁股还是忍不住坐到了农民那里。

地主们若没得选,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等李自成死,给太子洗脑即可。

反正太子接受教育,也不可能脱离儒家的藩篱。

教育权在儒家的手中,最终皇帝都会变成儒家想要的形状。

但地主们有的选,选了多尔衮。

此时慕容复面临的情况,和朱元璋真的大有不同。

不同于元朝苛责儒家士大夫,宋朝对儒家士大夫真是各种高官厚禄拉拢。

跟宋朝抢夺儒家士大夫的心?

慕容复认为自己完全做不到。

比如苏东坡,慕容复把嘴皮子磨破,苏东坡都不会跟他走。

苏东坡自己虽然经常被贬,但也是士大夫内斗,人家自己曾经距离宰辅只有一步之遥,人家弟弟苏辙已经是宰辅大臣。

慕容复能开出更好的条件吗?

显然开不出。

可是治理国家,需要知识分子,而此时中华唯一的知识分子群体,就是儒家士大夫。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别管心里看这些人多么不爽,也被迫用他们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后,慕容复就打算自己培养知识分子,反正他练成逍遥御风,有的是时间等待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诞生。

他不会消灭儒家,但会分化出“新儒”,学习自然科学去格物致知,这样皇帝就有的挑选,有的挑选,就能压价。

听起来和做买卖一样,但当皇帝,还真就是做买卖。

而慕容复写的这些书,就是为了自己培养学子,培养自己治国理政的核心班底。

等慕容复的学生成长起来,他们既是杂糅百家的新儒,和现在的儒家格格不入,又是慕容复的学生,慕容复的名分上的压制能达到极致。

君主加老师的二元身份,可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而托古替古人作书,本就是古今中外的常例。

例如亚里士多德,一生著作据说有一千万字,流传下来的有三百万字,在那个纸张都没有的年代,可能吗?

哪怕用羊皮书写,那也得杀几十万只羊给亚里士多德写书,同样不可能。

更别说,阿拉伯人那么好心的为亚里士多德保留了那么多著作。

所以,亚里士多德流传后世的著作,大多也都是后人伪作,托古而流传。

再比如儒家,也有相同的玩法,就是从墙壁里面找出了“古文”,汉朝便开启了“今文”“古文”的斗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