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败报飞传(2 / 2)

加入书签

        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向前一步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但讲无妨。”

        “臣举荐一人可担此大任。”

        “哦?爱卿快快讲来。”朱由校急切道。

        此时站在朱由校一旁的魏忠贤猛然睁开了眼,一动不动的盯着张鹤鸣,这老张今天什么情况,未得到自己的授意怎么敢擅自举荐人选。张鹤鸣虽然在历史上被众人误解成阉党,但是其实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也不喜党派之争,只是想为大明做些事情。可是不依附于阉党的话他什么也做不成,在此大局面下只能投靠魏忠贤。为了心中的理想不得已委身于阉党。

        但是此时此刻他必须站出来了,东南离南直隶不远,福建兵已经不堪用,如果郑芝龙一鼓作气继续攻击的话,恐怕浙江也是难保,过来浙江可就是南直隶了,北地战事已经糜烂,如果南地再出事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本来他是想建议天启帝招抚郑芝龙,但是电光火石之间他猛地想起了一人,国事败坏,他张鹤鸣必须站出来了,这才出列献策。

        “启禀陛下,臣举荐之人正是辽东督师袁,崇,焕。”他一字一句道。“什么?什么?袁崇焕?”张鹤鸣语出惊人,朝堂之上一片大哗,连魏忠贤眼中也闪过了一丝寒光。

        这张鹤鸣今天吃错药了吗,整个大明谁不知道袁崇焕和他九千岁不对付。袁崇焕刚刚辞官离京,张鹤鸣就要重新启用他,这不是和他魏忠贤对着干吗?张鹤鸣平时对自己毕恭毕敬,难道今天要反水吗?且听他怎么说吧。

        “对,臣举荐之人正是袁崇焕。原因有二,第一,袁崇焕前几日辞官离京,顺着京杭大运河南下,他的老家在广东,必定要在杭州下船后乘马车或者骑马回到广东。微臣久在南直隶,南边各省卫所军不似北地边军战力强悍,又是各省互不统属,如果不能有一个强势的人将他们拧成一股绳,这仗打不赢。兵贵神速,此时应该立刻出兵趁郑芝龙立足未稳,新兵尚未训练之际一鼓作气荡平贼寇,而此时选派大员不如直接快马直奔杭州府传令,让袁崇焕就地接旨,总督南直隶,组织直隶苏皖卫所军和浙兵还有福建剩余兵马会剿郑芝龙。

        第二,南地富庶,福建紧邻苏杭,我大明的赋税大部分都来自于江南,每年千万两白银的辽饷不容有失,如果不能派大军迅速扑灭郑贼,则南地动荡,对我大明更为不利。臣原本是想招安郑芝龙,可是转念一想,招安之道乃是剿抚并用,郑芝龙新胜,正是士气高昂春风得意之时,此时招抚必定会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必须先打痛他才能行招安之策,如果能消灭他那是更佳。”张鹤鸣一口气将他的观点说完。

        朱由校听完后频频点头,袁崇焕刚取得宁锦大捷,由于和大裆不和,愤而辞官,东林和清流那帮人正准备站出来制造舆论攻势呢。如果此时自己将他起复,那么自己耳朵根倒是能清净一些专心研究木工。帝王之术在于平衡之道,朝中少了大裆不行,少了袁崇焕这种能打的将领也不行。特别是江南是大明的钱仓粮仓,不容有失,自己也不想做那丢城失地的皇帝,确实应该给这些反贼狠狠的来一下。

        (朱由校被各种史书描写为傻子皇帝,只知道研究木工,将朝政交于魏忠贤才导致了阉党误国,渔夫却认为这只是历史对朱由校的抹黑罢了,首先黑朱由校的史书一般都成书于清代,在清朝的史书里,明朝皇帝就没什么正经的,有自己扮演大将军平叛只斩杀数人的,有宠信阉党误国的,有干木匠的,有修道的,有残暴无比动不动杀大臣的,渔夫在此就不一一点名了,大家心中应该是有数的。

        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明朝的皇帝如果全都是这样的酒囊饭袋,明朝还能如此辉煌,要知道明末可是出现了的工业革命的萌芽啊,如果没有后面的事情可能我们会赶上西方的进度,也不会有后来的落后就要挨打了。所以明朝的皇帝没那么傻,而且明朝的内阁制跟今天西方的那种内阁其实是差不多的,天下大事也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这个跟后面的朝代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后面的朝代的内阁大学士都是摆设,你想一群天天口称奴才的人能有什么决定权,还不是皇上说了算。所以明朝的皇帝并不是大家所看到的一些书籍当中的那样,朱由校天天躲在宫里研究木工并不代表他不干活,就像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一样照样治理国家,千万不要把上位者想成弱智,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考虑,站的更高的角度和大众的格局不一样,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待,所以能当皇帝的人必然是有他自己的一套手段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