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六章 决议(1 / 1)
孙承宗见徐光启支持,心中明白徐光启一定是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他欣慰的笑了笑。周延儒和温体仁包括朝堂中的绝大多数人自然是不明白孙承宗的意思。
周延儒低着头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出这种不着边际的官职孙承宗是怎么想到的,不过既然孙承宗要让刘毅去当什么漕运协同,那就让他当去好了,这样也算是给他升职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若是包藏了反心,到时候天下也没有人会支持他,百姓们只知道圣上给你升了职,圣恩浩荡,如果你还是不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反正只要不让他当什么副总兵,想必圣上也是不会反对的,既然如此,就做个顺水人情,反正也保了孙承宗一次,不如好人做到底,坚决不让温体仁这个小人得逞。周延儒紧跟着徐光启赞同了孙承宗的意见,随后卢象升等人也是纷纷赞同,崇祯本来内心里还有一些担忧,但是这毕竟是在朝会的大堂上,文武百官都在,而且这个意见也是孙承宗提的,刘毅将来也会知道这是孙承宗力主的意见,并且得到了所有官员的赞同,这个账怎么算也算不到他崇祯的头上,漕运协同虽然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职,但是无论如何刘毅的品秩是升了,也算给他有一个交代,另外也没有免掉他安庆卫指挥使的职务,等于是在指挥使的位置上兼任漕运协同。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群臣附议,虽然温体仁他们也没懂孙承宗的用意,但是见到崇祯的脸色变幻,温体仁心知崇祯基本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索性自己就不横加阻拦了,孙承宗归乡,刘毅说白了还是一个参将,卢象升虽然升职,但是梁廷栋不是还在吗。而且卢象升和傅宗龙都被调到了辽东,暂时朝中的兵部空虚,自己可以从容布局,不管怎么样先把朝局给牢牢的抓在手里,将周延儒踢出局才是王道。
不出孙承宗所料,大家都不觉得这个漕运协同的官职有什么问题,朝堂上几乎是全票通过了这个决议。崇祯也没有加以反对,这个官职就这么定下来了。孙承宗长吁了一口气,这件事总算是落了地。刘毅这小子,真不知道他以后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可是从明天起自己就再也不是辽东督师了,以后的路要靠刘毅自己走了。
朝会并没有到此结束。紧接着就要讨论的是流民的问题。最后还是各部协同,将所有的责任全部压到毕自严一个人的头上也不现实。正好各部都有经费,各部拿出一些来,加上朝堂上这么多官员募捐一些,崇祯从自己的私库里再拿出几万两银子,并且责令内阁发动对城内大户人家的摊派,不管是认捐金银还是粮食皆可。再加上登莱防区取消,这一部分的经费全部节省下来用来赈济灾民,这些钱勉强可以让灾民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当然,既然提到了这个议题,孙元化的问题也拿到朝廷上公议,只不过孙元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崇祯即便是有火也发不出来。对孙元化的处理只能搁置,在确认他的消息之前不做定罪,也不做封赏。并且责成锦衣卫去调查孙元化的情况。
在山东的事情基本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关于辽东的问题,十几万辽东精锐损失殆尽,按照孙承宗的说法,现在的辽东是青弋军和天雄军加上辽东军共同协防,既然卢象升已经成为辽东巡抚,那么天雄军势必就要在辽东一带驻扎,按照孙承宗的想法,天雄军以后是要驻扎在辽东的,但是现在天雄军战损过大,必须要退回到蓟镇或者是北直隶进行休整,而且青弋军也有损失,并且支援辽东不过是临时的方略,不可能长期的代替辽东军驻扎在辽东,以辽人守辽土的总体方略不能变,不可能每次都要依靠全国各地调兵前去长期驻扎,也要考虑到将士们的思乡心理。不过在此之前,可以让全国各地的兵力先进入辽东换防,这样保证傅宗龙手头有兵力可用。按照目前掌握的情报,金兵和蒙古军暂时没有能力再次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所以辽东短时间内是安全的,傅宗龙的压力不会像孙承宗刚接手的时候那么大。
朝议对于调兵的事项议定的很快。山东刚刚经历过浩劫,暂时就不调动兵力前去辽东了,这次出兵的主力以北直隶和宣大,蓟镇三个地方为主,这几个地方离辽东比较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凑齐辽东需要的兵马。按照众人的商议,蓟镇虽然距离最近,但是出兵最少,因为蓟镇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况且有上次的经验教训,蓟镇不宜空虚。以蓟镇副总兵王杰领兵一万入卫辽东,山海关徐敷奏领兵五千配合,共计出兵一万五千人,辽东本地剩余的兵马还有一万出头,再募集新兵,朝廷拨付粮饷,凑足两万之数。
因为蒙古诸部被打残,京畿一带暂时没有什么风险,只要蓟镇能挡住,京师就不会面临己巳之变的情况,所以京营的兵马不动,调集河南的兵马北上入卫北直隶,而北直隶河间府,真定府等全部出兵,由在己巳之变中立下大功的杨国栋带领保定和密云各一部兵马汇集北直隶南部的卫所兵马,合计两万五千驰援辽东,并且朝廷急调宣大军,统一由侯拱极率领,一共两万人入卫辽东。这样各方兵马加起来约有八万人,加上目前还在辽东的青弋军和天雄军,一共十万大军共同协防辽东。辽东应当是安然无恙。
等到各地的兵马汇聚到辽东之后,按照天雄军在先,青弋军在后的顺序,进行撤离,并且加大力度在宁远周边招募新兵,而卢象升回到蓟镇和北直隶之后也要在当地募集新兵将天雄军重新恢复到一万人的编制,不过崇祯以为天雄军的军力还可以再加强一些,至于这件事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崇祯的想法,或者说崇祯的真正用意只有他自己知道。随后崇祯要求这些军队不论是前往辽东还是从辽东撤回都不必进京述职,以时间为重。
十一月的第一天,孙承宗从京师离开,前往高阳老家。孙承宗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渔夫按,关于漕运总督这个称谓渔夫有必要做出解释,按照明史中记载的关于漕运的组织与管理这一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在永乐之前,大明已经初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后废漕运使,置漕运府总兵官。这就是文中提到的明代水利专家陈瑄担任第一任漕运总兵的事情。但是有的人上网查阅可能会发现,好像明代只有漕运总兵官的职务,总兵官下面是漕运参将。然后分领十二个把总。其实不然,如果查阅明通鉴或者明史纪事本末就会发现,大明在景泰二年(1451)始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共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另遮洋总(海军)七千人,海船三百五十只,专职漕粮运输,称为运军。在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漕事。中央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民粮船的监兑和押运事宜。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这才是漕运的真实面目,但是漕运衙门领十二总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这个数字,渔夫以为跟漕运总兵下设十二把总有所重叠或者是出入。按照大明全国军力的配置,有史可查的是在明中期已经缩减为九十七万人,这是全国的总兵力,而漕运所负责的不过是南直隶,浙江,江西,河南,山东,湖广六个地区的河段,注意,仅仅是河段,这六个布政使司本来是有卫所军驻扎的,所以渔夫以为不可能是十二万六千七百人,如果这样的话相当于二十三个满编卫所,如果是不满编那会等于更多,虽说大明内外卫加起来有三百多个,但是如果按照兵力来计算,每个卫只有实际满编的人数的一半人,可以用九十七万除以三百二十九得知,并且这九十七万人还要刨除锦衣卫,御林军等兵力。而将近十三万人的漕运兵竟然比例达到了全国总兵力的百分之十四,显然是不可能的,防御河段也不可能用到这么多人,所以十二把总的编制更为可信,如果按照两套班子的兵力合计约在一到两万人左右,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本文为了叙事简便,直接将漕运总兵官的位置取消。便如三国演义中将陈到和赵云合并到一人身上一样,我们仅采用总督府的编制。希望各位读者通过渔夫的解说能明白漕运的大致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