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写作碎碎念)(1 / 2)
这本书开写前虽然写了大纲,但只是有一个开头和结尾,中间的故事还是得现编,每天裸更,略显痛苦。
又遇上大学后半段学习生涯,各种实训、报告、实习忙得兵荒马乱,断更的时间也逐渐增多,在此向各位说一句抱歉。
有的时候压力还挺大,尤其是写到第三卷故事转向沉重时,学习的压力,前路的迷茫,还有故事的悲剧,都压在自己心上,感觉自己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还记得第三卷后半段落笔的时候,是一个盛夏的暑假,边看医生调理身体边将悲剧性的文字写下。
在写乌藉离去的那两章,眼泪一直在模糊视线,从一开始便知道这个结局,所以每每写到他时都有一种负罪感,想让文中所有人再对他好一点,当作补偿,可越是这样,他最终的离去越是痛苦。
那两章发出去时,心像是空了一块,卸了码字软件与阅读软件,那时压根不想看见这两个东西。
后续花了几天时间才调整过来,告诉自己,在那个世界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只能陪我们走到这里,后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老叶会陪我们走到最后一局的开局,太子表哥会陪我们走到宣和之变的开端,贺叔会陪我们走到新帝登基的那一天,就连叶知韵都陪我们走到乱局开场的那一刻。
他们陪我们或长或短,又在不同的时间段停了下来,各自奔赴了自己的命途,成就了这场激昂浩荡的王朝更迭。
乱世之中,总有人要以血破局,他们选择了自己。
乌藉离去后,我看有人在问为何后续没人再提乌藉,是不是大家都将他忘了?
我的回答是,没有。
一方面,字里行间其实哪里都有他,阿榆拿着他的狼牙额饰,他的双刀,诘兔兔将亡于黎州的每一个人都接回了大漠,安置在了圣殿之中,阿榆每年都抱着格桑花去看他,他一直在他们心里,有些事没挑破不代表没有情绪,他从来没被遗忘,而是于心铭记。
另一方面,乌藉是我们所有人的隐痛,提一次便会痛一次,我特意避免在后续文中直接写出他的名字,就是不想宝子们再添悲伤,过度地去消费苦难。
一遍一遍地提起,开始会一次一次地调动他人的情绪,可次数多了便会让人感到厌烦,造成过度消费苦难的现象,让本身对他感观很好的人反而感观不佳,得不偿失。
毕竟活着的人还要往前走,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悲伤里是无法走出去的。
文中除了乌藉,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中黎宿便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存在。
黎宿可以说是一开始便是为救叶问荆而存在的。
当时我在写叶问荆的人物小传,一直在想怎么才能从最后的乱局中保下他。
女主深陷泥潭,无法去救他,太子亦是,所以谁才能不惧中原天子的威慑将他从一国之君的手里救出?
然后就诞生了黎宿,她是一个从故事后期反推出来的一个角色,她的诞生便是为了最后那一刻的救援,承载着最终那一局义无反顾地去救哥哥的使命。
所以才有了他们第一次略显荒唐的见面。
他们的碰撞一定要是激烈的,黎宿一定要是非他不可的,不然后期无法完成为他冒犯天威也要救人的使命。
可以说,在女频的故事里,男主是为女主而存在的,而这里,黎宿是为叶问荆而存在的。
所以黎宿一上来便强吻了哥哥,哈哈,挺猛,但我要的就是这种强烈的羁绊与非他不可的决心。
她的诞生起初是为完成一场救援,可下笔描绘她时,却发现她比哥哥更令人心折。
那份从容,那份沉稳,那份凝练,痛而不言,笑而不语,惊而不乱,滋养出了一个强劲自持的灵魂。
若说哥哥占了个少年将军便令无数人喜爱不已,那我独爱南坻女帝这份强劲果决。
她的内核比哥哥稳太多,肩上扛的担子也比哥哥重太多,不论是她的心境还是目光,都已经是下下一个level。
她能看上哥哥,简直是叶问荆的福气。
当然,每个人的感观不一样,喜好也不一样,不强求所有人喜欢,只是想将她的诞生意义说出来。
我看很多人诟病她的年龄,宝子们放心,这是古代,她十四五岁就去杀敌了,就算杀十年归来,她也才二十五六,反正不会超过三十,更不是你们想象的老阿姨,放心看放心看。
黎宿虽然是从后面反推出来的角色,但也算是提前定好的配角。
而文中还有一大把写着写着现场冒出来的角色,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裴朝、丹娘、画殷、二表哥等,尤其是二表哥,这我是万万没想到的。
也因他们,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
故事的结尾还有一点争议,就是阿榆传位给了太子谢聿,有人认为女帝却将位置传给了儿子,觉得我怎么怎么样。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写之前已经考虑过了,那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我就是为了避免大昭成为下一个女尊国,才在那里特意传位给了太子,而不是太女,想让大家知道,大昭不是下一个南坻,它将来只是一个主权平等的国家。
阿榆曾经说过,她不是从一个极端向往另一个极端,她想要的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男女主权齐肩并行的家国。
所以她是昭元帝,不是女帝,无需在帝前面给她加限定词,她就是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