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 意外(1 / 2)

加入书签

马林科夫与苏斯洛夫两人的谈话,并没有因为办公室内多了一个维克托而停下来,他们仍旧在热烈的讨论着,至于旁边的斯大林同志以及剩余几位组织局的同志,则很少插嘴提出个人的意见。

维克托站在门口的位置听了一会儿,很快便搞清楚了这两人正在谈论的话题内容。

作为联盟已经确定了地位的第二号人物,同时也是斯大林同志既定的接班人,日丹诺夫同志在联盟中央兼任的职务非常多,因此,这也导致了一个最直接的结果,那就是随着他的病重,很多重要的岗位和职务都空缺了,联盟不得不在短期内作出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以弥补这些岗位和职务的空缺。

类似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局委员这样的职务,都属于是联盟中央委员会的主要职务,它们的人事任命不是小范围内讨论一番就能决定的。不巧的是,日丹诺夫同志在这三个机构中都任职,政治局委员就不必说了,在书记处中,他是负责宣传鼓动工作的书记,在组织局中,他也是分量非常重要的组织委员之一。

不过,日丹诺夫同志在这三个机构中空出来的职位,都不是马林科夫与苏斯洛夫两个人能够讨论决定的,他们此刻正在讨论的人事问题,是有关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的人选问题,这个职务过去也是由日丹诺夫同志本人兼任的。

作为组织局中话语权很重的委员,马林科夫同志虽然一直以来在人事任命方面都有很大的发言权,但他却从未负责过有关宣传鼓动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有关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的人选问题上,斯大林同志显然更想听听苏斯洛夫同志的意见。

而作为日丹诺夫同志的助手之一,苏斯洛夫同志推荐的人选是谢皮洛夫,德米特里·特罗菲莫维奇·谢皮洛夫。

此人同样也是日丹诺夫同志的助手之一,尽管他的年龄不大,今年才四十三四岁的样子,但他的工作能力却是没得挑的,尤其是在写作方面,他的文笔极其出众,自从日丹诺夫同志将他调到身边之后,前者在每一次会议上的发言稿,都是由谢皮洛夫亲自起草的。

去年的时候,谢皮洛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苏维埃爱国主义》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宣扬苏维埃爱国主义,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提出了一个“反卑躬屈膝运动”的概念,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高度赞扬。由此,谢皮洛夫也顺利晋升为中央宣传鼓动部的第一副部长,成为联盟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从这一点上说,苏斯洛夫同志推荐他出任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一职,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听马林科夫同志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显然也不反对这一项任命。

心里估摸着谢皮洛夫就任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一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维克托便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耐心,他将视线从马林科夫同志的身上挪开,在办公室众人的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头发看上去有些凌乱地“小报告之王”麦赫利斯同志身上。

说起来,麦赫利斯同志曾经也是斯大林同志眼前的红人,但是很可惜,他喜欢打小报告的性格,使得他得罪了太多的人,同时,也逐渐招致了斯大林同志的厌烦。因而,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这位小报告之王就逐渐被边缘化了,他现在主要担任的职务,就是国家监察部的部长。

必须搞清楚的是,联盟的国家监察部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并不是一个机构,后者是党务部门,是负责党内监察的,说白了,就是审查和清肃布尔什维克党的,而前者则是一个政府部门,它是专门审查联盟各行政机关和工矿企业的,而且审查的内容主要是财务相关的工作。因此,从权责上来说,这两个部门之间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过,麦赫利斯同志虽然被逐渐的边缘化了,但却还没有彻底的退出政治舞台呢,他除了担任着国家监察部的部长之外,在党内还担任着组织局委员的职务。

其实,需要实话实说的一点是,麦赫利斯这个人虽然喜欢打小报告,遇到什么事还喜欢推卸责任,但此人的个性还是非常鲜明的,他最值得称道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骨头非常硬”,对上谁都不怵头,而且做事的时候喜欢对事不对人。

在维克托前世的那个世界里,在日丹诺夫同志过世之后,列宁格勒派遭到了全方面的清洗,包括沃兹涅先斯基、库兹涅佐夫这些派系大佬都被拿下了,而同样属于列宁格勒派系的柯西金,也受到了波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