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洞府”与“仆佣”(1 / 2)
“咯咯,饶了你可以,但以后可得学乖点,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想的不想,否则打!”话音一落,李媚论起小拳头便朝着对方脸上打去,虽是做个样子,但也让执事弟子叫苦连连。
待拿到了新的“身份令牌”、“长老令牌”和“洞府令牌”之后,李媚便兴高采烈地将东西收好,同时还不忘掂了掂手上的两个大号“储物袋”,里面有宗门统一发放给“精英弟子”一年所需的各种修炼资源。
其中包括每人两套“制式法袍”、一把“下品法宝”级别的普通“飞剑”、两瓶适合“结丹期”服用的“丹药”、三张“高阶符箓”和一百块“中品灵石”。除此之外,新“身份令牌”中有宗门赏赐的1000“贡献点”。
“洞府令牌”中自带了“宗门地图”与“洞府禁制”开启办法,前者方便宗门弟子在宗内自由活动,后者则有助于各位弟子对自己洞府“原有禁制”的升级和改造,毕竟“宗门”只提供最基础的“禁法禁制”而已。
所谓“禁法禁制”就是预防山中的飞禽、走兽、凡人、妖兽等误入其中的“迷雾”或“幻阵”,本身并没有伤害性,只是把“入侵者”困在其中慢慢引导其走出离开,同时还能迫使“入侵者”法术、神通失灵。
至于一些专为“内门弟子”服务的“外门弟子”,由于修为仅有“炼气期”而已,一旦误入“禁法禁制”中也同样会被困住,除非随身带有“传音符”才能被接走,否则照样被困。因此,“禁法禁制”也很重要。
其实,在领取“洞府令牌”时,每个“结丹修士”的洞府都自动被“宗门”强制配备了三十名仆佣,主要负责打扫卫生,负责起居,管理药园,饲养灵兽,跑腿打杂等杂事,而这些“仆佣”都是“内门弟子”的后人,因为有些“修仙者”的后代一旦没有继承“灵根”,便不能在宗门内立足,除非自愿申请为“仆佣”。
同理,“筑基修士”作为地位最低的“内门弟子”,其每个人的“洞府”也都被宗门统一安排了至少十个“仆佣”。与“结丹修士”的“洞府”情况一样,这些“仆佣”男女老少都有,而且都是以“家族”的形势存在。
这些“凡人”的收入(包括修炼资源)一半来自于宗门统一定时定额定量发放,一半来自于他们所服务的“洞府主人”平日里的奖赏和施舍。同时,这些“仆佣”只要没犯什么大错,就不会被主人驱逐。
但是,若“洞府主人”虐待这些“仆佣”,一旦被宗门“执法堂”发现,则此“洞府主人”就会被惩罚,轻则扣薪罚俸,重则没收“洞府”并赶出宗门,将其贬去驻外机构服役。因此,“仆佣”也不能轻易得罪。
不过,也有些喜欢清静的“修士”不需要“仆佣”,那就只能向宗门支付“反向人头税”,通常按照每人每月一枚下品灵石计算,比如某个“结丹修士”想做“光杆司令”,则每年至少要向宗门上缴360块灵石。
此时上缴的“灵石”美其名曰“洞府租金”,实际上是宗门用来安置那些没有依靠的“内门弟子”的后人。但这些“仆佣”整个家族若在一个甲子内都不能诞生出一个“灵根拥有者”,则全家会被放逐“外门”。
也就是说,这些“凡人”此时只能做“外门弟子”的仆佣,替他们种田种地,挑水砍柴,洗衣做饭,陪睡生娃,看守店铺等活。尤其是女性凡人若能为“炼气期”修士生下有“灵根”的后代,则地位陡增!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有些“仆佣”在给“外门”服务了几代人也没能诞生出“灵根拥有者”时,只要时间一旦超过了两个甲子,就会被残忍的扫地出门,变成红尘俗世之凡人,再无机会修仙!
所以,在修真界中,“炼气期”以下的低阶弟子最是“内卷”,有时候还得跟“凡人”一起“卷”,各种“卷”,“卷”到绝望!不过,女性总比男性有优势,因为有机会给“修仙者”陪睡,一旦生娃就好过了!
这些也是周军从“洞府令牌”中看到的各种“潜规则”。好在周军有先见之明,在挑选“洞府”时,刻意把“照真艳”、“李媚”和自己的“洞府”挨在一起,以方便开发和管理,因为每个“洞府”都占地方圆百里!
相对来说,在宗门之内,“筑基期”弟子的“洞府”一般占地只有方圆十里,最多只许达到方圆三十里,而“结丹修士”的“洞府”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但最多也不超过方圆千里,毕竟宗门总的资源有限。
周军心想,既然自己一个人就占了三个人的名额,那么手底下最少就有九十人的“仆佣”,用来给自己跑腿打杂倒也不错,关键是自己一旦专心于“炼丹”,“炼器”,“制符”,那总得有个供销才能周转。
于是,周军照着宗门地图,化作一道遁光飞到了自己“洞府”附近。这是一处“依山傍水”的大型山谷,也是几条“小型灵脉”在地下交汇所在。“洞府”就在一座半山腰处,下面大型山谷却是配套“药园”。
周军此刻白袍罩体,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空中,见下方“洞府”和“药园”被一层白蒙蒙的雾气笼罩,于是闪身飞入其中,却不料被“禁法禁制”阻隔,于是掏出“洞府令牌”输入法力一晃就开出一条通道。
“咦?请问这位‘仙师大人’,您是新来的‘府主’么?我乃宗门分配到这里的‘仆佣’……”就在周军踏步虚空缓缓而下之际,一个老农民般的轻衣短袖老者带着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迎了上来,嘘长问短。
周军不知如何回答,便只好掏出自己的“洞府令牌”和“身份令牌”扔过去给他们自己查看。只见那老者和几名中年男子手捧着两块“令牌”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后才确定是真的,便齐齐跪地拜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