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2 / 2)

加入书签

        她是来等月儿出去逛街的,自从事情落下帷幕之后,她终于可以放松了。

        羽承安、张让、魏国安相继落马,太子府那边听说太子府詹事孙焕被抓,侍卫军步军指挥使童冠被贬到京西路充厢军副都统,可以话朝堂大震荡。

        有人落马,自然也有人从中得利。

        比如户部兼鸿胪寺少卿汤舟为,因为“刚直谏言,不畏权势”,被皇上赏银五万(五万文,一千文等于一两,古代皇帝赏钱其实没人们想的那么多,比如十万钱说的就是十万文,折合大约一百两,说成十万是好听,又显多),同时加半品文散官。

        只是诗语觉得好笑,这“刚直”两个字居然也有用在汤舟为头上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包拯,因为他有功,加上平南王亲自上奏折举荐,皇上准备让他年后接管兵部判部事,还有远在江州的谢临江,参吟风,参林得人各有加封。

        参吟风,当初那个跟在她屁股后面百折不挠的人,有才气又固执,现在也倒向那家伙,他还真是厉害,什么人都能为他效命。

        诗语忍不住又想那家伙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外面也有了各种传言,大多都是关于平南王的贤内助的,毕竟当初那家伙为她写了《青玉案。元夕》,才子佳人,这样的故事,本来就是大家最喜欢的,现在又有了后续,大家向往美好,就会自发传颂。

        这里面的细枝末节平常人不知道,不过并不能阻碍人家想象,她几乎听过各种版本的,有夸张的,也有真实的,大概都是平南王在外治理贪官污吏,结果被那些人诬告,自己这个贤内助在京城周旋帮忙,以致化险为夷。

        还说羽承安发现自己居然斗不过一女子,气得吐血…

        诗语心里高兴,表面装出不想听的样子,说他们乱说,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去听雨楼听说书人讲,结果被阿娇撞见,让她闹了大红脸,十分不好意思,那小丫头也拿这事取笑她,现在想想还气人。

        她挽着月儿的手往外走,她们准备去城北给小院里的姐妹们采购一些冬天的衣物,今天好不容易找到空闲。

        就在两人一边说一边走,才到前院的时候,阿娇来了,她匆匆拉住诗语:“诗语姐,快,快跟我回去,有贵人来了,要见你。”

        “贵人?”诗语一愣,如果阿娇都说是贵人,那肯定是贵人,可是什么贵人会想见她呢?莫非王相,可王相昨日还和汤舟为同来府上做客,还当着众多管事的面夸了她。

        阿娇犹豫一下:“总之你先别管,是你认识的贵人,月儿也一起来。”

        “我们才到前院。”

        “他们从后门来的,还是爷爷带来的,快,别让人久等了。”

        诗语没办法,只好和月儿一起往后堂走,一般来说,正堂接待客人,后堂接待亲戚。

        …

        “照这么说来,此女倒是很有本事。”后堂里,严毢,严昆等侯在左则,季春生,卫离等在右侧,正上主位坐着一男一女两个老人,德公坐在下方。

        “她还教过你们什么?”

        “这…”严昆犹豫,眼皮一跳,还是老实回答:“还教我等要求汤大人帮送折子,然后包大人再去说话…”

        “为何?”

        “因为…因为这样皇上才肯听王府说话…”严昆已经不敢抬头了,他上首坐的就是九五之尊,天下最尊贵之人,当今圣上。

        严昆冷汗直冒,他知道肯定没有皇上想听自己被算计,可若不说,他又怕自己被治罪,主要德公已经开了头,皇上悄悄从王府后门进来,找他们过来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王府早知道羽承安派人监视?”

        在加之季春生说明老人身份,严昆差点被吓得站不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