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2 / 2)

加入书签

        “回去。”冢道虞不容置疑的道。

        …

        最后,灯火清冷,小院黑暗,远处隔着围墙,是下人们在打闹。

        开口时坚决,可人真走了,便只剩他孤独一人,下人玩闹的声音绕过围墙传入里面,他就在黑暗中静静听着,听着听着就好像他也变得年轻了,和那些孩子们一块玩闹。

        戎马一生,南征北战的岁月在他脑中闪过,一张张死去兄弟战友的脸已经模糊,我失去了多少兄弟?冢道虞在心中默默想着,数不胜数的脸飞快闪过,他都看不清楚。

        一千,一万,十万…他们前仆后继,然后永远沉寂在他记忆中,没人记得。

        慢慢的,他又想到了平南王,起初的志趣相投,到他违约,两人撕破脸皮。

        他当初违约,只怕平南王做大,与太子争权,朝堂动荡,北方辽人趁机南下,现在想想也觉得可笑。

        平南王还是做大了,太子把自己玩死了,辽人快被金人灭了,真是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世事难料,大概如此…

        只是平南王一人不损,杀敌两千,到底如何做到的,他新中华好奇,又明白自己怕是到入土也没机会问了。

        真乃人生一大憾事。

        宫宴尾声,许多年轻弟妹受家长指使都来向他打招呼,向他敬酒。

        他们年纪相仿,上下相差不超五岁,但这些孩子看向他的目光中都是崇拜和,仿佛他们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

        “少年老成,奸滑狡诈,说的就是你。”诗语小声道。

        李长河只是笑笑:“晚上收拾你。”

        晚宴后,众人陪着皇帝皇后游园,李长河带着诗语,跟随其后。

        皇帝时不时会出几句校考小辈,比如“雪梅一色”“院里河山”之类的题,小辈们就切题作诗词赋,或者几句短句,好句也行,皇帝都很高兴。

        这种文化人的交流活动,李长河自然敬而远之,要是阿娇在还好,阿娇不在他拿头做,就是抄也一下想不了这么多,皇帝的题变得很快。

        皇帝不似以往严肃,他似乎很高兴与后辈交流,之前是很少有的事,因为他总是冷着一张脸。

        皇帝是真老了。

        人到暮年,反而会更加珍视爱惜,重视亲情。

        皇后拉着诗语的手,时不时问一些问题,她应答得体,女人家的事,他没去掺和。

        皇帝在校考之余,也问了李长河一些问题,比如辽国之事如何处理。

        事到如今,李长河又能有何高见呢。

        辽金之战几乎已成定局,上京丢了,就没了两面夹击的资格,西京又难守,明年春天回暖,兵强马壮的金国发起总攻,辽国肯定是支撑不住道。

        “事到如今,多想也没用,但南京一定要拿在手中。”李长河斩钉截铁的说,辽国南京,也就是后世北京,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国南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

        “为何。”皇帝边走边问,御花园中五光十色,与之无关,他更专注于眼下谈话。

        “南京三面有山,易守难攻,是防御北方外族的重镇,最重要的在于它是大江中下游平原,华东平原,东北平原的中心,是战略要地。”李长河道,他作为后世人,最明白北京的重要性。

        不只是抵御北方的前哨,最重要的,以北京为中心,连着渤海,只要海军足够强大,最容易将影响力辐射到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甚至日本。

        当初苏烈灭百济就是从渤海只杀百济,水陆并进,干净利落扫平朝鲜半岛的敌对势力。

        “东北平原?华东平原?”皇帝不解。

        李长河这才反应过来,现在可不是这么叫:“就是辽东平原,还有京北平原。”

        皇上这才点头:“你倒是想得长远,京北平原只有一半在我景国手中,辽东平原更是,以前是辽人之土,现在易手金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