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2 / 2)

加入书签

        “在想什么。”

        “天下大事。”两人一边往午门走,一边胡扯。

        “噗嗤…”诗语一下笑出来。

        “有什么好笑的?这次我是认真的,想天下大事。”李长河道。

        诗语点头:“我相信,你一天也有那么一两个时辰不在想下半身的事。”

        “损我,小丫头。”李长河戳了一下她。

        诗语躲开了:“你才小丫头,我年纪比你大。”

        “我说真的,你说如果景国到我这样的人手中,会是什么样子?”

        诗语见他认真,也没损他,“不知道…大概,完全不一样吧。”

        李长河说不出话,完全不一样吗…

        他确实想改变,说到底,目前的景国政治已经开始动摇,他从很多细枝末节看出来,最具代表的莫属连年叛乱。

        从十年前吴王举兵开始,剑南路一次,地方联合白夷;南方叛乱两次,前年一次,去年一次,去年那次他平的;玉面狐也可以算一次,平均下来每三年左右就会有叛乱,这是国家动荡的前兆。

        综观历史,每次有这样高频率叛乱的时候,都说明王朝需要反思或者改变了。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大禹继位,意味着部落时代的结束,君主制的建立。

        二是秦朝一统,意味着分封时代结束,进入帝国时代。

        所谓封建,并不是很多人想的“封建”,封建为封土、建国两个意思。

        天子封土地给诸侯,诸侯在土地上建国,世代承袭,国中公卿也是世袭,类似欧洲中世纪,下层是几乎没有任何上升机会的。

        其实秦始皇开始,封建制度在中国基本消亡了。但帝国时代进入得并不彻底,秦朝走得太快,扯了胯。

        刘邦接了秦始皇的班,努力一生,终于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基本建立起帝国制,但彻底帝国化是在汉武帝时期。

        第三就是隋唐科举制的建立,意味着门阀大族逐渐消亡,帝国完全稳固,底层寒门有了上升的渠道,自此,完整的帝国制度才基本形成。

        最后一次则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每一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就是,下层上升的机会越来越大,在春秋战国,贵族世袭,出生既决定命运。

        到汉魏,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基本也是出生既决定命运。

        隋到唐初,虽有科举,寒门有了上升的阶梯,但依旧受制世家大族。

        唐朝取士平均每年只要三十人左右,要知道唐朝疆域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八千多万左右,需要官吏众多,那天下大多数官员怎么来?

        靠人脉,人脉基本都由门阀世家,各个大族把控。

        转折在唐高宗李治。

        高宗李治开始对世家大族出手。

        然后他老婆武则天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对世家大族下手,在武则天周朝时期,才基本肃清世家大族势力,让寒门子弟有更多机会。

        李治为什么会被老婆篡位?

        和他与世家大族斗争有很大关系。

        世家大族把控朝局,把控上升通道,他和世家大族斗,满朝文武又很多都是世家大族的人,那怎么办?

        只能相信和依靠自己身边能干又不是世家大族出生的老婆。

        很多后来人把李治写成懦弱无能之人,但这绝不可能的。

        因为在李治在任期间,对外靠着任用苏烈灭西突厥吞其土,败吐蕃,击败葱岭诸国联盟使诸国臣服,灭百济,灭高句丽,唐朝版图达到巅峰。

        对内,他力抗世家大族,不断削弱打压世家,身边能信的人少之又少,聪明伶俐的老婆武则天是他少有的助手。

        像大名鼎鼎的程咬金,和演义戏剧中根本不同。

        程咬金就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子弟,妻子也是清河大族之后,自己是开国元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