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2 / 2)

加入书签

        可百姓就是爱听这些,不过最爱听的还是魏雨白的故事,因为她的故事本身充满戏剧性,特备为各种闺中小姐,女儿家喜爱。

        此时还没有“朱圣人”那套理论,所以风气还比较自由,女儿家可以抛头露面,做很多事,所以很多女孩自然不甘心一辈子生下来就等着嫁人,相夫教子,魏雨白在民间故事中受喜欢就不奇怪了。

        首先她是将门之后,北方大战中,三路大军也只有魏朝仁一路没有败绩,还取得过好几次小胜,所以自然而然,爱屋及乌,人们也喜欢他女儿。

        另外一点则是李长河征太行山中北汉余孽时魏雨白就曾参战,北方大战也是她绕后俘虏数千辽军,俘虏主帅耶律大石,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自然受到人们推崇。

        李长河看着周围人群的欢呼,心里感慨,影视剧果然都是骗人的,其实从很多画作,史料来看,特别是唐、宋两朝(因为这两朝画作史料比较多)百姓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礼节就是作揖而已,除非人们自愿下跪,觉得天子值得他下跪。

        比如唐朝著名的写实画作中就有这样的场景,皇帝外出巡视,有尊重皇上的百姓会上前在他面前下跪,有些人则是作揖,更多的则观望,并不需要下跪。

        宋朝更是,百姓见皇上队伍路过,没有下跪,只让出路,作揖也是一些教养比较好的人士才会,皇上走皇上的,更多人是站立旁观。

        而后世很多人心中则以为见到皇上不跪,那就是要杀头的,多看一眼也是要死的,皇上比老虎屁股还严重,想杀谁就杀谁,他都不是人的。

        这简直天方夜谭,把人心权力当成儿戏,人的权力都是人给的,凭什么就是你皇家的?这样的问题是人人都会想的。

        所以西汉三公摄政,皇上其实只是个印章,没太多实权。而宋仁宗当初为保护狄青甚至跑去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直接说“狄青是忠臣!”

        结果文彦博反问“太祖(赵匡胤)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靠政变夺了周世宗的江山,从道德上来讲是非常缺德的,因为周世宗视赵匡胤为肱骨,十分信任。

        如果按照那套幼稚的权力理论,这样大逆不道,都可以灭九族了,可文彦博没事啊,有事的是狄青,宋仁宗这个皇帝也哑口无言。

        其实汉、唐、宋很多画作、史料都表明,别说见了皇上不跪没事,就是皇上问话站着回答也是合乎礼节的,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刻板印象要么是近几百年中央高度集权之后才出现的陋习,要么是影视剧的误导。

        所以李长河看到人头攒动的百姓,即便有皇上皇后在场也好奇向这边看来,场面热闹非凡。

        李长河远远就看到皇上和皇后率领身后的文武百官,早在凯旋亭外等候。

        隔着一百多步,李长河带头下马,把昂首挺胸的眉雪交给身后的亲兵,它大概知道发生什么事,今天可把它神气坏了,刚刚一路走来马头抬得老高。

        他向着远处皇帝和众臣走去,地上早已经铺好厚厚的毛毡,两边有礼部官员奏乐,武德使士兵再三吆喝之下,围观百姓也安静下来。

        李长河上前单膝跪地,很多礼节昨晚有礼部官员匆匆来找他,魏雨白还替他写好说辞,一切都有准备,他随即按照礼仪道:“景镇国将军、京北转运使、新军指挥使、鸿胪寺卿、军器监少监、晋亲王、皇孙李长河拜见皇上。

        圣恩庇佑,臣得破蔚州、安定、收燕山府,擒获辽国皇室之主耶律惇,其宗室皇族两百零七人,辽权臣贵胄及尉将以上三百二十六人,名册在此,今献于圣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